2010年04月11日14:31京报网-北京晚报 这张4月10日截取的电视画面显示,消防员试图扑灭失事飞机残骸的火焰。
在专机失事现场,俄总理普京(右)安慰波兰总理图斯克。 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乘坐的专机10日在从华沙飞往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市途中,在斯摩棱斯克“北方”军用机场附近降落时失事,共有96人遇难。俄紧急情况部长绍伊古说,遇难者遗体已全部找到,遗体正用专机运往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 多国纷纷致吊唁电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以及俄罗斯、美国等国领导人纷纷致电波兰领导人对遇难者表示哀悼。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0日通过其发言人发表声明,对波兰总统卡钦斯基及其随行人员在飞机失事中不幸遇难感到震惊并表示“深切和衷心”的哀悼。俄罗斯、立陶宛、芬兰、奥地利、法国等国领导人也纷纷致电波兰领导人,对遇难者表示哀悼。 调查 失事专机不听指挥 雾中3次坚持降落 俄罗斯军方官员10日说,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专机坠毁前,俄方空中交通管理人员以大雾为由,数次要求专机转降其他机场,但飞行员坚持降落。俄当局已找到失事飞机的两个飞行记录器,正对事故原因展开进一步调查。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与俄总理普京10日抵达事发地俄西部城市斯摩棱斯克,查看事故现场。 俄罗斯空军第一副参谋长亚历山大·阿廖申中将说,当飞机距机场约1.5公里时,空管人员发现飞机加速下降,下滑道过低。这意味着一旦在降落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飞行员难以拉升飞机。 机场工作人员及一些目击者说,飞机在坠机前已盘旋一段时间,曾3次试图降落,在第4次降落时不幸坠机。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斯摩棱斯克地区官员对俄新社记者说:“机组人员在降落过程中失误是坠机事故的原因。” 俄紧急情况部长谢尔盖·绍伊古当天说,失事飞机的两个飞行记录器(黑匣子)均在失事现场被找到,“对它们的分析工作已经开始”。 “我们都知道飞机状况不好。”波兰前外交部长亚当·罗特费尔德说,“这是一场大悲剧,它提醒我们,国家高层领导人应乘坐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出行。” 分析 内政 大选添变数 影响深远 军方遭重创 群龙无首 卡钦斯基是波兰历史上第一位在位殉职的总统。前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认为,这次空难对波兰社会、政治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原因至少有三点: 首先,遇难的多数人是波兰的精英,具有较大影响力,他们的遇难会在一定时期内造成整个社会的空虚。其次,这些遇难人员均是各党派的精英,他们的遇难对政党的损失是巨大的。第三,今年是波兰总统选举年,此前各党派已经推出自己的总统候选人角逐总统位置。空难中至少有两位总统候选人遇难。一位是谋求连任的卡钦斯基。媒体不断报道,他将在5月份正式宣布参选。另一位是已经宣布要参选的民主左派联盟候选人、副议长耶日·什马伊津斯基。这两人的突然离世必然会打击所属政党的选举形势,打乱党内布局,改变党对选举形势的判断。 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波兰的转制已经经历了20多年,空难改变的可能只是总统选举的结果,对波兰整个体制和国家制度不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波兰军方在这次空难中损失惨重。多家媒体发布的遇难者部分名单显示,波军总参谋长弗朗齐歇克·加戈尔以及陆、海、空三军司令等重量级人物无一幸免。智库“欧洲改革中心”分析师说,如今军队实际处于“群龙无首”状态,一轮高层变动可能引发“大地震”。 波兰在哭泣 遇难军政要人名单(部分) 莱赫·卡钦斯基(60岁) 总统 玛利娅·卡钦斯基(66岁) 总统夫人 弗朗齐歇克·加戈尔(58岁) 波军总参谋长 安杰伊·布洛希克(47岁) 空军司令 安杰伊·卡韦塔(51岁) 海军司令 塔德乌什·布克(49岁) 陆军司令 斯瓦沃米尔·斯克日佩克(46岁) 中央银行行长 亚历山大·什奇格沃(46岁) 国家安全局局长 耶日·什马伊津斯基(58岁) 议会副议长 理夏德·卡乔罗夫斯基(90岁) 前总统 彼得·诺洛夫斯基(64岁) 波兰奥委会主席 哀悼 俄波总理共同向遇难者献花 俄罗斯政府总理普京和波兰政府总理图斯克10日在波兰总统专机失事现场敬献鲜花,向遇难者表示哀悼。 普京和图斯克在飞机失事后于当天晚些时候紧急赶往事发现场斯摩棱斯克。普京向图斯克介绍了事故调查进展情况,还陪同他查看了事故现场并向遇难者献花。随后,普京和图斯克在临时营救指挥部会晤。 另据报道,波兰总统专机失事遇难者首批遗体已由直升机运抵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俄方接下来将对遗体展开司法医学鉴定和辨认工作。莫斯科市政府当天说,失事遇难人员的首批亲属已抵达莫斯科。 议长接棒 暂任总统 波兰众议长办公室10日说,众议长科莫罗夫斯基将暂时履行总统职权。根据波兰宪法,现任众议长将自动接管除解散议会以外的所有总统权力直到新总统产生。另外,在总统去世后,众议长应在14天内做出总统选举的决定。总统选举将在代总统宣布大选日期60天内进行。 1名总统办公厅官员 因放弃登机幸免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报道,幸运躲过此劫的是一位名叫索菲娅·克鲁申斯卡·古斯特的女性。 克鲁申斯卡·古斯特曾参与组建波兰青年运动,上世纪80年代曾在“团结工会”工作,担任过前总统瓦文萨的秘书;2006年开始在卡钦斯基总统办公厅工作,官至总统办公厅副主任。 克鲁申斯卡·古斯特原本应该随总统一起前往卡廷参加纪念活动,但4月10日早晨因突感身体非常不适而放弃登机,非常偶然地躲过一劫。 “我不是你的‘粉丝’ 但我为悲剧痛心” 数以千计的波兰人10日聚集在总统府前,悼念坠机遇难的总统莱赫·卡钦斯基。他们带去鲜花、蜡烛和花环,共同祈祷、歌唱、哭泣。这一刻,无关异见,无关分歧,只有无尽哀思。 波兰总统府降半旗致哀。在这座有着200年历史的建筑前,人们摆放红白玫瑰、点燃蜡烛。不少华沙市民在自家阳台挥舞国旗。总统府前,放在总统夫妇照片上方的6本留言册已写满悼念者留言、悼辞和诗句,其中不少用外文书写。一条留言写道:“我从来不是你的政治‘粉丝’,但我为这场悲剧痛心。”50岁的市民扬·泽潘斯基说:“我从未支持过莱赫·卡钦斯基,但今天这并不重要……所有波兰人,不论政治意见如何,现在都要站在一起。” 卡钦斯基遇难的消息让他的双胞胎哥哥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很受打击。眼下尚不清楚他们的母亲是否得知这一噩耗。法律与公正党发言人布拉什恰克说:“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为这场悲剧痛苦不已,但他同时勇敢面对。”这对双胞胎兄弟的母亲雅德维加现年84岁,已入院治疗一个多月,病情严重。 外交 波俄关系 再遇挫折 波欧关系 微妙变化 据新华社报道,有分析师认为,波兰与俄罗斯关系长期因卡廷事件蒙受阴影,近期关系有所缓和,却可能因波兰总统在俄罗斯境内罹难而再遇挫折。 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战略部主任董漫远认为,这次坠机让波俄关系蒙上阴影可能性不会很大。因为波兰历来都是奉行亲美路线,俄罗斯也很清楚无论未来谁上台,对俄都是存在战略戒心,同时波兰在能源上对俄罗斯的依赖也是他们无法摆脱的。 卡钦斯基当政时期,波兰与欧盟关系不佳。此番波兰政局突变可能引发双边关系微妙变化。波兰2004年成为欧盟成员国。外界普遍认为,卡钦斯基对欧盟体制持怀疑态度,一直试图维护波兰主权和本国传统价值观念。据《纽约时报》报道,卡钦斯基当选总统后,与乌克兰、格鲁吉亚结为“密友”,试图拉拢他们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招致德国等欧盟成员国反对。德国认为,北约继续东扩可能引起俄罗斯不安,卡钦斯基则坚信北约进一步壮大利于遏制俄罗斯在中东欧地区重拾影响力。 本报综合新华社、世界新闻报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