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4|回复: 3
收起左侧

一场决斗开始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2 23: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04月20日 09:15:39  来源: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高盛邻近West大街200号的新总部大楼距离哈德逊河仅几步之遥,纽约港全景一览无余。这座造价21亿美元的玻璃幕墙大楼里挂着巨型壁画,楼层高得像剧院一般

    终结对金融机构的救助,按奥巴马的话说,“美国无力再救助一个AIG”;问责华尔街,奥巴马的意思是:“现在是对华尔街实施真正改革的时候了”;全面监管金融衍生品,高盛案正与此相关。奥巴马放话:如果金改法案不包含此项内容,他将行使否决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克林顿还承认,对于衍生金融资产市场垮台会给整个经济造成多大伤害,自己也出现了错误的判断和理解。

金融改革“白热化”

“高盛在做上帝的工作。”不久前,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费恩有失谨慎地如此评述。显然,美国证交会(SEC)对这家投行业务的看法没有那么乐观。就在临近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立法截止期之时,一份令高盛,乃至整个华尔街身败名裂的诉状,把这项改革推进“白热化”阶段。

“高盛案件值得密切关注,关键在于这一诉讼究竟只是针对个别人、个别交易,还是针对全部抵押担保债券(CDO)产品乃至全部衍生品交易。”业内人士认为,从历史上看,美国历次大危机都会推动制度变革,但法律最终定型往往耗时甚长。“大萧条”发生后4年,规定美国金融业实行严格分业经营和监管的重要法律才得以确立。



动作频频 势在必行

上周末,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每周广播讲话中表示,正在国会推进的金融监管改革计划将终结对金融机构的救助,转而向华尔街问责,避免各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再次引发危机、危害经济。“现在到了对华尔街实施真正改革的时候了。”奥巴马说。目前,金融监管改革提案正在作最后修改,奥巴马再次敦促立法者:金融监管改革应在数周内完成。

美国国会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最近还连续3天举行听证会,质询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前财政部长鲁宾、花旗银行前首席执行官普林斯等金融监管者和从业者,有望于近期完成关于金融危机原因的调查报告。

三大特点 一个目标

金融改革看上去复杂艰深,但概括起来目标只有一个:防范未来危机重演。从最近围绕改革的各方较量来看,首先就是不再救助金融机构成为共识。这也将解决备受抨击的“大而不可倒”的问题。奥巴马说,美国无力再救助一个美国国际集团。其次就是把华尔街作为改革突破口。

最后,立法争执焦点从消费者金融保护署该不该设立和如何设立,转向是否以及如何对金融衍生品进行监管。高盛案正与金融衍生品相关。金融监管提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限制大银行自营交易。而自营交易中有大量衍生品交易。奥巴马对外宣称,如果国会将要通过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不包含对金融衍生品监管的内容,他将行使否决权。

终于有人说到了点子上。从道德角度看,针对高盛的,具有摧毁力的诉状完美切中了要害;从法律上看,与‘舆论审判庭’相比,这一次高盛在法庭上可能有更好的为自己辩解的机会。问题在于,这所有的一切到底应当归因于蓄意欺骗、无能还是霉运?”

高盛很愤怒 后果很严重

眼下,在高盛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心、俯瞰哈德逊河的新总部大楼里,气氛已经从震惊迅速转变为愤怒。在他们看来,这项指控显然是出于政治目的。

当地时间本周三(北京时间4月21日),高盛将在一封致投资者的信中否认其在金融危机高峰期“对赌”客户的指控,这封信包含了高盛迄今对自身在危机中举动最有力的辩护。


“并非对赌我们的客户”

据《纽约时报》昨日披露,在对高盛2009年年报长达8页的介绍中,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费恩及二把手(总裁)盖瑞·柯恩回应了批评高盛从美国房市崩溃和美国国际集团(AIG)的垮台中获利的指控。高盛在信中承认在2007年持有住房抵押“空头”头寸,但布兰克费恩坚称这并非“对赌我们的客户”。上周,美国证交会(SEC)在没有任何事先警告的情况下提起的诉讼。证交会指称,高盛及其一名高管涉嫌在一种与危险次贷绑定的复杂债务抵押证券(CDO)问题上误导投资者。长达22页的民事诉讼在华尔街激起巨大反响。欧洲国家强烈要求对在金融危机期间行为恶劣的大型银行提出新指控。

“拿望远镜才看到阳光”

外部风声鹤唳,内部矛盾重重。就在诉状出炉之时,高盛坐落在纽约曼哈顿下城、耗资21亿美元的新总部正式落成。新的贫富分化也就此出现,尽管在高盛,“穷人”只是相对的。外层办公室目前只留给了公司的300多位高级合伙人。排在高盛等级序列次席的董事总经理们,得到的基本上都是内层没有窗户的办公室。有些董事总经理嘟囔:“我曾有一间可以看风景的办公室,现在我要拿望远镜才能看到阳光。”高盛对新总部一直三缄其口,特别是当它反击那些有损公司良好形象的批评时。目前已有6500人入驻这幢43层大楼。

值得一提的是,员工阅览室里摆放着经高盛认可的书籍,包括高盛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所写的畅销书《危崖之边》。阅览室过于安静、开放,让那些被从旧办公室里赶出来的副总裁们难以在那里打那些“猫腻”电话。(本报综合报道)

“我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

承认当初盲信财长,克林顿称:

“我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日前接受美国广播公司《本周》访谈节目专访,承认自己在担任总统期间犯下的各种错误。克林顿特别承认,自己在担任总统期间曾错误地听信了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和拉里·萨默斯的建议,将衍生金融资产市场放任不管。“在衍生金融资产市场方面,我现在意识到他们当时的建议都是错误的。当然,听取他们的建议是我犯下的错误,”克林顿说,“他们当时说,衍生金融资产是非常昂贵并且复杂的东西,只有很少一部分投资者会购买,因此不需要额外的保护,也不需要过多的透明度。他们还提出,投资者投入的金钱已经能够保证它们的透明度。”“但其实这种言论存在漏洞,首先那些有钱人经常会作出一些愚蠢的决定,并且会在毫无透明度的情况下作出决策。”克林顿表示,他对此非常后悔。《国际金融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23: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盛案关键人物浮出水面
2010年04月20日 07:41:42  来源: 新华网
保罗·佩莱格里尼2004年处于失业状态,住在纽约州韦斯特切斯特县一套一居公寓内,银行储蓄寥寥。他不久后在金融机构保尔森公司找到一份对冲基金经理的工作。
  如今,佩莱格里尼成为高盛集团案件中潜伏的关键人物。美国《华尔街日报》19日报道,他因对赌美国楼市为保尔森公司赢得200亿美元,为自己赚取1.75亿美元
  ·相关阅读:高盛再陷“欺诈门” 华尔街老店信誉扫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证交会指控高盛集团欺诈投资者 新华社图片


  一鸣惊人
  《华尔街日报》基于对知情人的一系列采访报道了佩莱格里尼其人其事。
  佩莱格里尼现年53岁,生于意大利,着装时髦。他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往纽约华尔街,最初在拉扎德兄弟公司担任水平中游的投资人,尝试过几次风险投资。
  期间,佩莱格里尼有过两次高调而失败的婚姻。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纽约州联邦参议员罗伊·古德曼之女克莱尔,第二任是已故纽约地产大亨刘易斯·之女贝丝。
  2004年,约翰·保尔森给了老相识佩莱格里尼一个面试机会,不顾他人反对把他雇用。在保尔森公司第一年,佩莱格里尼没想出几个有用点子。
  2006年初,保尔森让佩莱格里尼评估美国楼市是否出现泡沫。埋头数周后,佩莱格里尼得出结论,楼市溢价严重。接下来,他帮保尔森设计如何利用这一结论赚钱。他们决定借助功能类似保险的合约对赌次级住房抵押贷款。
  他们找到华尔街数家金融机构,创立基于次贷的担保债务权证(CDO)供保尔森公司购买,以在次贷贬值或断供时牟利。
  在保尔森公司与华尔街“同谋”的合作中,佩莱格里尼扮演“出头鸟”角色。他接洽过的人士包括被告高盛副总裁法布里斯·图尔,以及ACA管理公司的一名代表。

 损人利己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称,高盛未向投资者披露保尔森公司插手筛选哪些次贷进入支持担保债务权证的贷款池,同时隐瞒保尔森公司看空楼市。
  报道说,佩莱格里尼与另外两名保尔森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协助筛选支持担保债务权证的住房抵押贷款。证交会在诉状中说,筛选过程由ACA公司、保尔森公司和高盛借助电子邮件沟通和面谈协同完成。
  但保尔森公司16日声明:ACA公司“拥有筛选担保债务权证中所有抵押品的唯一权利”。
  证交会最早2008年初联络保尔森公司,了解担保债务权证相关交易。当年晚些时候,调查人员在证交会位于纽约的办公室面见佩莱格里尼,讨论担保债务权证及类似金融产品的交易情况。那次谈话持续数小时,有保尔森公司的律师在场。
  佩莱格里尼1年前离开保尔森公司,创办自己的对冲基金。
  他没空手离开保尔森公司。2007年底,他带着新任妻子前往西印度群岛的安圭拉岛度假。在酒店自动提款机取现时,存款余额吓了她一跳,4500万美元新打入他们的联名账户。那是她丈夫当年1.75亿美元奖金的一部分。

扩大调查
  证交会尚未对保尔森公司和佩莱格里尼提起指控。高盛18日再次否认证交会对它的指控。
  证交会16日对高盛集团提起民事诉讼,正着手调查华尔街几家最庞大金融机构安排的其他抵押贷款交易是否跨越红线,误导投资者。
  德意志银行、瑞士银行和美国银行旗下美林银行当时都达成抵押贷款交易,但这些交易不久即出现问题。暂不清楚这些交易中是否有些正遭证交会调查。
  未参与此案的法律界人士告诉《华尔街日报》记者,尽管证交会已挖出不利高盛的证据,但如果案件进入庭审程序,证交会要说服陪审团仍面临困难。
  坦普尔大学证券法教授彼得·黄说,证交会较难证明高盛不计后果地向投资者隐瞒对冲基金参与设计金融产品。他说,如果你买某件东西,你应顾虑到,为你挑选东西的那个人实际上并不看好自己挑选的东西。
  高盛方面的辩护包括,购买这些产品的成熟投资者应知道,相关交易本身涉及做多或做空基础抵押贷款的投资者。看过证交会起诉书的律师认为,产品本身没有违法。
  报道认为,证交会若要胜诉,必须证明保尔森公司在设计产品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证明高盛有义务披露此事。
  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教授吉尔·菲什说,起诉成功与否,以及一旦和解罚金是否够重,都将成为证交会今后诉讼遵循的先例。(卜晓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00: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盛猛吸金 调查再缠身
2010年04月22日 08:28:56  来源: 新华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16日向纽约曼哈顿联邦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指控高盛集团在涉及次级抵押贷款业务金融产品问题上涉嫌欺诈投资者,造成投资者损失超过10亿美元。这张4月16日拍摄的照片显示的是位于纽约曼哈顿的高盛集团总部大厦。 新华社/路透
    英国金融监管机构20日宣布,就美国高盛集团涉嫌欺诈展开正式调查。
    高盛同日公布第一季度净收益3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大约90%。这家金融机构反驳所受指控,强调数字证明,它依然获客户青睐。
    分析师认为,高盛表现得“惊人傲慢”,但因产品极具竞争力,依然会笑傲华尔街。
    利润暴增
    高盛说,今年前3个月收入127.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净收益33亿美元,合每股盈利5.59美元。
    这一业绩好于分析师预期,盈利额仅次于去年第四季度。高盛在金融危机期间表现抢眼,去年第四季度盈利47.9亿美元,创1999年上市以来单季盈利最高纪录。
    高盛第一季度靠风险资产交易赢得丰厚利润。债券和货币等交易业务收入增长13%,达73.9亿美元。
    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4%,达11.8亿美元。
    高盛第一季度留出55亿美元用于支付3.31万名员工的薪金和奖金,比去年多留17%。这一数额相当于当季收入的43%。
    美联社评论,高盛凭借惊人业绩捍卫它华尔街最“牛”银行地位。
    高盛财务总监戴维·维尼亚说,高盛受负面信息潮“困扰”,但多数客户依然选择高盛。“你能从我们上个季度的业绩看出,客户依然支持我们。”

英国开查
    英国金融管理局宣布,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起诉高盛的相关事务正式调查高盛英国伦敦分部的业务;这家机构会与证交会密切联络。
    金融管理局的执法部门有权要求高盛提供交易记录、电话记录等资料。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金融管理局宣布一项调查正式开始,非常少见。
    美国证交会16日民事起诉高盛在次级抵押贷款业务金融衍生品交易中欺诈。英国首相戈登·布朗18日呼吁金融管理局调查高盛。金融管理局一名女发言人当时回应:“我们永远不会确认或者否认正在调查任何个人或者实体。”
    证交会则拒绝排除刑事指控高盛的可能性。高盛联席法律总顾问格雷格·帕姆说,美国司法部未与高盛谈及相关事宜,暗示高盛所受官司迄今限于民事诉讼而非刑事诉讼。
    一旦证交会或者金融管理局认定高盛有罪,会处以惩罚性罚款。
    法新社报道,美国国会参议院一个专门小组正调查高盛和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准备下周发布调查结果。
    美国罗奇代尔证券公司分析师理查德·博韦认为,高盛会面对起诉浪潮,支付巨额抗辩费用。
    英国广播公司评论,高盛似乎并无这种顾虑。高盛第一季度用于支付赔偿金的预留款比例下降,仅留现金2100万美元用于诉讼等事务。

高管离岗
    高盛管理层与银行业分析师和记者当天召开电话会议。帕姆反驳证交会指控,坚称高盛“永远不会误导任何人”。
    他说,高盛对证交会的指控“非常失望”。
    法新社评论,就高盛而言,证交会起诉的时机“糟得不能再糟”。鉴于美国民主党正竭力推动金融监管改革立法,高盛认为,证交会这样做出于政治目的。
    两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知情者告诉美联社记者,证交会5名委员投票表决就是否起诉高盛时,3名民主党委员赞同起诉,两名共和党委员反对。前证交会官员说,证交会这种按党派划线投票的情况少见,尤其在处理这类世人瞩目的案件时。
    高盛发言人迈克尔·杜瓦利20说,遭证交会16日起诉的高盛伦敦分部主管法布里斯·图尔离开高盛驻伦敦分部去休假。“这是自愿行为。他决定休假一段时间。”
    图尔现年31岁,原任高盛副总裁。
    英国第三大党自由民主党领袖尼克·克莱格说:“没查明高盛所受指控前,高盛不应继续充当政府顾问。”
    分析师博韦认为,鉴于高盛在业界的支配地位,即便它官司缠身,也不会失去过多客户。
    “高盛在公共关系领域干得奇差,显得惊人傲慢……但客户还得找它,”博韦说,由于竞争对手难以“复制”高盛交易部门提供的服务,“没有其他机构能取代它的位置”。(吴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3 00: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2 12:48 , Processed in 0.01226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