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3|回复: 5
收起左侧

百元店和服装店的明争暗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6 13: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08-04 19:59    来源:欧华报       记者:沐泓
据百元店主林先生介绍,自家的货车在今天凌晨被同街距离不足百米的服装店温家人划伤,汽车两次遭油漆涂抹。林先生说,现在他已经报警,并掌握了足够的证据……

8月2日,周一上午,本报接到马德里VALLECAS区一位华人百元店主的投诉电话,称一直以来,与他店同街的一家华人服装鞋包店因为违规经营百元店货,与其恶性竞争,致使双方水火不容。据百元店主林先生介绍,自家的货车在今天凌晨被对方划伤,汽车两次遭油漆涂抹。林先生说,现在他已经报警,并掌握了足够的证据……

  恶性报复源于恶性竞争


  在林先生的店铺前,记者见到了被“祸害”的货车,车身两旁都有划痕,也有被油漆乱涂乱画的痕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林先生告诉记者,上周日晚上关门后,他出去办事,没有开车,转天早上来了之后,发现车被破坏。他赶紧到店里查看录像。发现是一个男孩子干的,录像显示,这个男孩在汽车周围绕了两圈,乱刮乱画;时间显示是8月2日凌晨零点20分,而破坏者就是离他们店百米不到的那家服装鞋包店温家的儿子。
  原来,林先生是两年前将这家店盘下来的,当时接手时,服装鞋包店已经营业了半年之久。刚开始,两家店并没有任何冲突,虽然距离不过百米,但毕竟货品种类不同,交叉很少,所以相安无事。后来,林先生发现,温家开始在店铺里出售各类百元店的货品以及玩具,这让林先生有点愤怒,但他转念一想,中国人向来都是这么做生意的,也没有好办法解决,只能是自己用心经营,将生意做好。
  但服装鞋包店老板娘温女士不这么看,她告诉记者,“林先生刚接手百元店的时候,以聊天为由来店里,将各种物品价格默记于心,在后来的经营中,将自家商品的价格都标得比我店的低,他这种恶性竞争手段是不道德的。”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双方各执一词,互相指责对方随意降价招徕顾客,是“罪魁祸首”。然而,林先生却在最后说了句还算公道的话。
  “老外就是这样,来我店里说温家的便宜,我怎么办呢?只能便宜些卖给他们,有了初一就有十五,降下来的价也不可能涨上去了。温家的遭遇其实和我一样,只不过他们的百元店货没我的全,自然竞争不过。可谁又有解决办法呢?百元店的这种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做这种买卖的都如此!”林先生无奈地说道,“后来这家店主看生意做不过我,就开始诋毁我,并向相关部门检举。”

  矛盾激化源于互相检举


  恶性竞争由来已久,也不限于百元店业,然而双方的矛盾激化源于互相检举,双方都向市政府以及警方反映对方违法经营。当然,由于各执一词,记者无法确定谁是始作俑者的举报人。但通过采访得知,这场明争暗斗的结果是温女士遭到了打击。
  林先生透露,温家人曾向区政府以及警方申诉,说林先生的店里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然而当相关部门来检查时,都没有发现这些东西,而且检查人员突击检查过五六次,每次都是得到了“Todo bien”的称赞。
  林先生告诉记者,而警察在检查温家店铺的时候,明确警告他们,不能出售百货。现在算他们好运气,没有被处罚,但早晚有一天会倒霉的。
  而记者在温女士口中也得到了证实,她说:“是有警察来检查,并告诉我们哪些可以出售、哪些不可以出售,违规的商品已经被收起来了,现在没有任何问题。”
  互相检举激化了矛盾,双方已势成水火。当谈到恶意破坏的问题时,林先生告诉记者,“我已经报警,现在握有100%的证据可证明温家的恶意破坏,这场官司我赢定了。”
  其实,在观看录像之前,林先生还怀疑过是修车行搞的鬼。几个月前,林先生的货车一侧的挡水板掉了,在修车行准备换一块新的,当时的价格大约在几十欧元上下。没想到,却被对方要求支付600欧元,理由是:重新粉刷了车漆。林先生认为,自己的车是新车,没必要刷漆,于是就没有支付这笔钱,硬生生地将车开了回来。
  林先生说:“看了录像之后才知道,根本不是修车行的事,都是温家人搞得鬼。居然让自己的孩子来做这种事,太可恶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采访中,记者还确认了这样一件事,那就是摄像头的问题。众所周知,采取监控录像需要一系列严格的申请手续和作业。那么,林先生又是如何办到的呢?
  林先生透露,以前,曾经发生过店门被涂抹的事件,当时就觉得有必要采取一些保护措施。有一次警察来检查,事毕,我们曾询问警察是否可以安装监控设施?在得到了警察的首肯后,我们就马上安装了摄像头。而且,现在这个监控设施有完整的、合法的手续,已经成了他的“镇店法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就叫做‘守法行天下’,我懂法律我怕谁!?我会保护自己,在西班牙警察和法官不讲人情,只讲证据,我深谙这种生存法则,温家不懂,最后肯定是会失败的。”林先生得意道。
  反观温女士,店铺里没有任何检测设备,甚至还询问记者有关这方面的一些常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在处理当下双方矛盾时显得非常被动。

  私下和解到底行不行得通?


  林先生认为,温家人侵犯了他的生活、对他的生意造成了恶劣影响,属于“恶意破坏他人财物”,他现在已经报警,记者亲眼见证了警察取证的全过程。
  警车停靠在路边,一男一女两名警察在听完林先生的详细描述之后,检查了车辆,并查看了监控录像的截图以及历次报警记录。林先生还对警方讲述了温家以服装鞋包店的营业执照出售百货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径,警方在做了笔录之后,要求林先生下午带着证据去警察局备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警察相信我,不,应该说是相信证据。画面里温家儿子的模样非常清晰,他们是跑不掉的。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要赔三万欧元给我。”林先生对这桩案件自信胜券在握。
  和林先生相比,温女士对记者所表述的却是另外一番说词。
  温女士说:“我没有看到证据,我不能肯定到底是不是我儿子干的,他每天上学都很忙,我不能听姓林的一家之言。”
  “其实,说实话,中国人之间不应该把事闹得这么大,本来没事,可那姓林的非要整我们,让我们做不了生意。其实,在中国人圈子里都是各自赚各自的钱,哪有像他那样的。”温女士愤愤地说到。
  温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只是从感性思维的层面控诉林先生狡诈、狠毒,却无法从法律角度以事实、证据来帮助自己洗刷嫌疑。当得知林先生要将他们告上法庭时,又表现出深深的担忧。
  温女士最后还询问记者,如果私下和解是不是可以行得通?!
  面对这样的问题,让记者一时语塞。
  其实,在华人圈里的私下和解是破财免灾的另一种解释,由于林先生“铁证如山”,温女士只好“曲线自救”。面对私下和解这个问题,林先生反倒笑着说,“可以啊,赔钱就好了。”而对于温女士来讲,私下和解首先的考验就是低头,而对方的价码是不是她所能接受的,还不得而知。
  采访最后,双方好像都流露出私下和解的愿望,这需要双方的智慧来解决。本报将关注事态的发展继续跟踪报道。
  记者点评:其实,我们可以抛开一切人为的感情因素,从理性、客观的角度分析:林先生手握证据,自信满满;温女士血泪控诉,但毫无办法。相信警察面对这类案件,也只能、而且是必须从客观证据入手,这就是告诉我们,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理性面对,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为图一时痛快,为一些非理性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手提法律这柄利刃才是最能保护自己的,也是最具震慑力和攻击力的神兵利器。我们还是希望华商之间要和谐团结,宽容待人,恶性竞争最后只能是两败俱伤。
(欧华网编辑:莽汉)
发表于 2010-8-6 13: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剧啊 这样子多不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6 14: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中国人都不讲人情了。。更何况是老外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6 15: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必来着呢,自已顾着自己的生意就好了,何必要相互举报呢,有必要要搞的这么僵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6 15: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字,窝里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6 16: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必要吧。或许他们真的有搞垮对方的想法。所以中国人是国进民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3 22:11 , Processed in 0.00807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