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evilla的天好蓝 于 2010-8-16 11:43 编辑
俄美两国难以清除的间谍魅影
2004年4月7日出现在莫斯科法庭上接受叛国罪审判的伊戈尔·苏佳金肯定没有想到,他会成为美俄“交换间谍”的受益者。
据媒体披露,这些俄间谍的首要任务是搜集有关奥巴马外交政策,特别是对俄政策的情报、美国核裁军谈判的底牌、对阿富汗问题的内部考虑、伊朗核计划对策以及随同总统出访或参与外交决策的美国官员的背景情况等。即便在美苏“冷战”高峰时期,也没有一次性挖出过如此庞大的间谍团伙。莫斯科卡内基中心主任特列宁认为,这说明美国有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不满奥巴马的对俄“新政”,他们一手策划并导演了“间谍案”。 俄联邦安全局前局长、杜马议员科瓦廖夫以老特工身份挖苦美国:其一,11名间谍一起活动、相互了解,这不是太可笑了吗?其二,既然调查持续多年,为什么早不公布、晚不公布,偏偏选在俄总统访美后公布?其三,美方说俄间谍使用隐形墨水,通过秘密地点背靠背传递情报,现在都21世纪了,还会用这种老掉牙的方法吗!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美国情报部门和反俄势力想阻挠俄美关系“重启”。 有人说,以4换10,俄罗斯赚了。可是,决定特工价值的是质而不是量。据俄罗斯总统发言人季马科娃7月9日说,俄方用来交换的4人曾为西方情报机关效劳,他们承认对俄罗斯犯下罪行,经梅德韦杰夫签发总统令得到赦免。他们是:苏佳金,原军控和核武器专家,被控向美国出卖情报,于2004年被判处15年监禁;扎波罗日斯基,前俄对外情报局上校,因充当美国间谍于2003年获刑18年;斯克里帕尔,前上校,因充当英国间谍于2006年被判13年监禁;瓦西连科,前克格勃特工,1998年因涉嫌向美国提供情报而被捕,半年后获释,2005年因非法持有武器等罪被判处3年徒刑。 俄罗斯换回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在美被捕的10人在庭审时承认,他们为俄罗斯政府工作,但没有在美国有关当局登记。有9人承认自己是俄罗斯公民,其中7人在美国居留期间使用化名。唯一拥有美国籍的佩莱斯供称,她曾用隐形墨水写了封信交给接头人。而最显眼的“美女间谍”查普曼承认,她从一名俄国官员那里获得的笔记本电脑“在这次阴谋活动中坏了事”…… 观察家们不禁问:俄罗斯用包括核专家在内的4名西方重量级间谍换得10名小特务,到底是赚还是赔?有人猜测说,俄罗斯早就不想再维持这10名“性价比低下”的小特务了,此刻正好趁机抛出,以节省开支。
俄方人士还猜测“美国有史以来最进步的总统”奥巴马在这件事上受到特工机关的蒙蔽。然而白宫办公厅主任事后在电视台说,总统对调查和逮捕俄间谍的来龙去脉“门儿清”,即使在与梅德韦杰夫会见时,他也是守口如瓶 >>>详细
美官员称10年前盯上俄间谍 抓捕前打好换谍算盘 美曝"俄间谍深潜"案 俄外长称发生时机"很微妙" 抓获俄间谍“不值一提” 美国当今谍战中心在东方 俄外交部认为美国抓获俄间谍消息自相矛盾
俄美间谍案主角之一安娜-查普曼如今受到家乡伏尔加格勒市的狂热追捧,有可能会成为这座城市新的形象代表,甚至可能参加明年的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
俄罗斯历史上最丢人的间谍失手事件
2010年7月5日,美国《纽约邮报》用安娜·查普曼的艳照做头版。 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总统对最近发生在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间谍丑闻的重要性轻描淡写,还安排尽快交换10名俄罗斯秘密特工。作出这样的决定是正确之举。这应该能使这起丑闻迅速平息下来,同时让华盛顿和莫斯科保持“重启”势头。
这里有一个梅德韦杰夫需要躲避的政治圈套。华盛顿有人对这起间谍案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当年俄罗斯方面的情报活动是根据前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设想进行的———美国鹰派动辄把普京说成是恶魔和冷战战士———据说他在上一个十年初期下达了展开这项情报活动的命令。由于俄罗斯间谍以这种丢脸的方式失手,普京和他的执政风格名声扫地。利用情报部门达到政治目的是普京执政风格的一个特点。
美国方面朝普京还开了另一枪:美国网站最近公布了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绝密报告———其中一些报告仅供普京批阅———报告详细介绍了2002年至2006年俄罗斯情报人员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展开的高度敏感的活动。
这发出了一个明确信息,即美国认为普京是个“过去的人物”,在2012年之后,美国只想与梅德韦杰夫打交道。
梅德韦杰夫应该提防美国通过搞臭普京及其在情报部门的权力基础来加强他的政治地位的做法。他需要跟被美国驱逐出境的秘密特工见面,并激励士气低落的俄罗斯情报界,给他们派新任务,使之能够最有效地为他的目标服务 >>>详细
美国称间谍事件不会影响美俄关系 俄外交部认为美国间谍丑闻毫无根据 冷战早已逝去,俄间谍何以魅力犹存? 媒体称美国同意一对一交换10名俄间谍
查普曼与前夫亚历克斯(左)的结婚照
俄罗斯为何对“间谍案”轻描淡写 7月9日,在奥地利维也纳机场,运送间谍的美方(右)和俄方飞机停在停机坪上。美国司法部当天证实,美国和俄罗斯已经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成功完成间谍交换。新华社/路透 克格勃出身并曾被派驻海外的普京,在轻描淡写中与克林顿谈起了美俄关系中眼下最棘手的问题——“美国接连抓获11名俄罗斯间谍”。细心人发现,与几年前发生“间谍案”时不大一样的是,白宫和克里姆林宫这次均表现出了以前并不多见“默契”,不约而同地都强调“间谍是间谍、重启是重启”,认为此事不应影响美俄关系的“重塑”大局。
对于俄罗斯的“大度和超脱”,美国似乎也心领神会。美国白宫发言人吉布斯称,该事件不会影响美俄改善关系。他透露,奥巴马上周接待梅德韦杰夫之前就已知此事,但奥巴马在与梅德韦杰夫的会谈中并未提及这件事。美国官员还表示,虽然被捕的俄罗斯间谍团伙拥有世界级间谍所需的一切,但他们在长达10年的间谍生涯中未曾把什么实质性的秘密送回莫斯科。美国当局不打算以“间谍罪”来指控这11人 >>>详细
普京高调会见被遣返俄间谍 俄间谍的被换回的日子
塞浦路斯逮捕一名被美国通缉的“俄罗斯间谍”
资料图片:探秘现代间谍武器:皮鞭枪,可以冒充为耍杂技的,赶驴车的……
探秘现代间谍武器:怀表枪
探秘现代间谍武器:怀表枪
俄美“换谍”交易没有赢家
对奥巴马政府而言,在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与奥巴马举行峰会不到72小时后就逮捕10名被控在美国境内从事非法情报活动的俄罗斯人是一件极为尴尬的事情。由于奥巴马政府一直把重启与俄关系当作重大外交成绩来宣扬,它觉得不能再让间谍事件演绎下去,从而破坏双边关系。据相关报道说,奥巴马对逮捕俄罗斯间谍的时间极为不满,他和他的决策顾问们希望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因此,美国用这10名俄罗斯间谍与俄罗斯交换了因间谍罪在监狱服刑的4名俄罗斯人。
据报道,美国方面很快向莫斯科提出了交换间谍的主意。中情局局长利昂帕内塔向俄方提交了一份4人名单,俄方很快便答应了。作为交易内容之一,4名在俄罗斯监狱服刑的俄罗斯人获释自然是一件好事,但美国在这整起事件中行事太匆忙有几个不利方面 >>>详细
拐棍枪,可以易容成老人,不易暴露。
锁型枪,锁匠专用?
冒充烟鬼的烟斗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