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8|回复: 0
收起左侧

西班牙因房地产业崩溃处破产边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5 15: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班牙,曾创全球经济发展奇迹,如今却被严重经济危机推到破产边缘。过去10年间,这个欧洲国家的地价上涨了5倍,迅速膨胀的房地产泡沫成了酿成危机的罪魁祸首。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的崩溃,在西班牙引起通货膨胀、失业率节节攀升、大批住宅和烂尾楼闲置等连锁反应。多米诺骨牌倒下之后,西班牙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西班牙房产泡沫的破灭,会不会成为我们引以为戒的那面“镜子”?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11年2月下半月期)

  疯狂的房子

  文/刘柳

  西班牙正攵府先后出台的《土地法》,不仅没有达到抑制房地产泡沫膨胀的效果,相反,还把泡沫越吹越大,直到难以为继。

  房产泡沫催生“鬼城”

  在过去10年间,西班牙的地价上涨了5倍。可是在一夜之间,市场突然消失了——移民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去度假的北欧人也停止了买房,西班牙失业率一下子上涨到20%。

  2011年1月7日,一份来自英国咨询公司CMA的全球主权债务信贷风险报告显示,西班牙因2010年第四季度糟糕的财政发展位列主权债务名单第七名。

  位于这份主权债务危机名单榜首的是希腊,爱尔兰名列第三,葡萄牙、阿根廷、匈牙利均在该名单之中。几年前,西班牙的经济发展还被视为奇迹,现在竟然成了海市蜃楼。原因何在?众多分析都将矛头指向了同一事物:房地产泡沫。

  调查显示,西班牙的房地产泡沫已经让主权债务违约保护成本增加了50%。

  尽管西班牙官方声称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但是现实景象足以反映一切问题:据报道称,几年前,距离首都马德里只有半小时车程的小城耶比斯因过度的房地产开发涌现了大量房产——250多排房子整齐地“铺”在山坡上。但是,这些房子大部分都没有出售。尽管楼龄只有3年,很多房子却已经处于失修状态:墙壁开始剥落,房内一切值钱的东西,包括水管、散热器、门等都已经被偷走……极少数住在这里的业主都养一条狗防盗。

  在西班牙国内,这些基本无人居住的小城,被叫做“鬼城”。

  西班牙金融货币研究中心的一名分析师曼努埃尔·阿雷亚诺在他和同事萨穆埃尔·本托里拉共同撰写的《房地产泡沫:原因和责任人》一文中这样说:

  目前这一代西班牙人的积蓄将付诸东流,因为他们把自己的钱全部投入了不动产中。现在房价正在猛跌,他们或为子女或为自己年老后所做的种种安排看来都要化为泡影了。很多人已经负债累累,根本无力偿还贷款。

  我们花费了大量金钱建造了一些本不应该建的房子,没人知道将来这些房子能值多少钱。这些住房要么常年闲置,要么每年只有少数人去住上短短的几天。人们买它根本不是因为居住需要,纯粹是为了日后升值而进行的投资性购买。

  银行借了很多钱给房地产公司,现在银行没法儿收回贷款。要是能倒闭的话,这些银行全都要倒闭。

  正攵府通过土地圈售获得了大笔并不稳定的收入。与此同时,普通市民也开始享受个人高档消费。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但现在一切都结束了。现在我们才意识到,原来我们之前买的车根本不应该买,因为我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有钱。整个社会生产现状也已经完全乱了套。最后,一旦这种短期不持久的行为突然停止,经济便出现倒退,各种棘手的后遗症也层出不穷。

  西班牙的房地产泡沫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飞速发展

  1996~2007年之间,西班牙房地产业以每年5%的速度迅猛发展。1998~2007年间,小区的数量增长了570万,将近30%。2007年第三季度,房地产业提供的岗位占据了整个劳动市场的13.3%,大大超出了德国(6.7%)和英国(8.5%)当时的情况。

  刺激购房需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以下几点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原因正是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失业率降低、欧元统一后贷款利率从1995年的11%下调至2003~2005年的3.5%。银行之间的竞争也为房地产贷款提供了很多便利。此外,1996~2007年间涌入西班牙的420万移民增加了购房需求。还有不少家庭购置非住宅性的不动产,但这方面的数字较难统计。

  一大批“70后”、“80后”相继成人成家,单亲家庭或是无子女家庭的增加使得户均人口减少、对住房的需求增加。与意大利、希腊等国家一个相通的现象是,西班牙人有强烈的买房偏好,而不喜欢租房子。

  于是,就像上文中提到的数据那样,10年之间,西班牙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建房热潮;但就是这样的建房速度,仍然不能满足过于膨胀的购房需求。如此一来,房价的快速上扬似乎从一开始就已是定局:从1995~1997年1%的年增长率迅速飙升至2003~2004年的18%。1995~2007年间房价平均每年增长了10%。

  投机性泡沫

  1997~2007年期间,西班牙住房增值率为191%,已经超过了公认存在房地产泡沫的美国(85%)和英国(168%)。2006年预计西班牙新房及二手房的房价将在2007年分别上涨9.2%和7.5%。但据媒体报道,2007年第三季度西班牙新房房价同比上升了3.7%,二手房则下降了11.4%,并没有体现预期的上涨势头。这样突然及大幅度的改变已经十分有力地证明了房地产泡沫的存在。

  如果某商品大量交易的价格与实际价值相差甚远,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产生了泡沫。但泡沫的产生并不容易确定,因为商品的实际价值较难估量。大部分情况下对于泡沫产生的确定滞后很多,通常要在价格突然抑制之后才能判断。但是,在房地产市场这种抑制的产生要比金融市场缓慢很多,而且最初并不会体现在成交价格上,反而更多地在成交数量上显现。西班牙2008年的住房销售势头已经大幅下滑,2008年年底大约有65万至130万套新建住房没有售出。

  除此以外,西班牙银行服务研究的一些数据也表明房价的上扬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来自投机:人们将买房作为投资,买下来之后等着房子升值。还有一部分人由于2002年股市失利,认为将资金投入房地产中是一种更加保险的投资。

  政策的推波助澜

  2002年,西班牙银行已经针对房价过高发出了警告。但也许是害怕戳破泡沫,当时西班牙银行对这种现象进行了非常乐观的预测:泡沫将被缓慢但有序地挤掉。200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西班牙房价被高估了20%~30%。虽然当时西班牙国内有不少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表示担忧,但高层官员和大型企业一直否认泡沫的存在。时至今日,仍有人对西班牙房地产泡沫持否定态度。

  西班牙人民党正攵府在1998年颁布《土地自由法》时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正攵府误认为有了更多可使用的土地面积之后,住房数量将会增加,房价就能下降了。多么可笑的想法。买房和建房并不是因为房子便宜,恰恰是因为房价高,人们才会因为相信将来有更大的升值空间而蜂拥购房。因此,1998年的《土地自由法》事与愿违地在已经起步的房地产发展上推波助澜,大大刺激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2007年,社会工人党正攵府颁布了新土地法,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性住房及租房政策,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相反还把泡沫越吹越大,直到难以为继。

  总而言之,可以说西班牙的经济以及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已经因为房地产泡沫的畸形膨胀而承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据2011年1月18日西班牙《国家报》报道称,西班牙房地产业三年前走进这条深黑地道后,至今仍然看不到出口。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冷得几乎令人窒息:没有资金,严重的供大于求,就业形势严峻。不仅如此,从2008年起房价就一路走低,现在没人知道什么时候能止住下跌的势头。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塞维利亚世博会后西班牙也曾出现过房价回落,但仅仅持续了两年。但现在房价已经连续3年下跌,和2008年危机发生前相比已经跌落了13%。现在自由市场上的房价为每平方米1825.5欧元,和5年前的房价基本上持平。有关研究人员预测2011年西班牙的房价将继续回落,但幅度会减缓很多。

  编后语:

  中国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西班牙相似,中国人重买房轻租房也和西班牙相似。近几年,中国房价持续高涨,这样的高房价还能维持多久?西班牙的房产泡沫是不是中国应该引以为戒的那面“镜子”?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与西班牙类似的危机?这值得我们思考和警惕。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11年2月下半月期)

  危机中的年轻人

  文/刘柳

  一般来说,那些过得最不好的人最相信整个社会在和他们一同受难,相信社会状况会和他们的生活一起渐渐地变好。

  离开家乡,完成学业,找到工作,经济独立……年轻人从稚嫩走向成熟从来都不易。由于经济危机的出现,最近,西班牙年轻人不得不面对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和其他年龄层的人一样,18~30岁之间的年轻人也在经受危机的考验。他们出现在失业者的长队中,出现在还贷人的名单里。为了完成大学或研究生学业,他们四处筹措学费;为了买到带正攵府补贴的住房(他们唯一买得起的住房),他们必须耐心等待。可以说,眼下年轻人的生活已经充满了各种危机。

  失望和需要

  丹妮拉每天早上在一间15平方米的小房子里醒来。这是她在马德里的公寓。她没有租房合同,因为对于这样面积的公寓,正攵府不允许发放居住证,因此她不能登记户口,也不能申请任何帮助。丹妮拉已经28岁了,她认为这样的年龄不应该继续与人合租,但15平方米的公寓是她一个人能承担的最大面积:再大的房子她就租不起了。谈起目前的生活状况,丹妮拉说:“之前的公司炒了我,因为他们需要裁员。我失业了两个月后终于又找到了一份教育协理员的工作。但我现在签的是一份临时合同,所以,我虽然是大学毕业,但他们只按中专生的待遇给我付工资。他们没有付给我应有的钱。”

  像丹妮拉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当被问到工作情况时,大部分年轻人都表示他们的工作并不稳定,而且收入也和自己所受的教育及努力程度不符。

  劳动力市场并不感谢年轻人的到来。2008年第四季度的一项调查显示,劳动力市场中79%的份额被16~34岁的人群占据。这已经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经济危机把很多年轻人抛向了劳动力市场,很多人因为家庭经济的恶化被迫提前开始工作。但是到了2009年,大公司实习联合社(AGETT)的报告表明,和前一年相比,25岁以下的务工人员减少了3.5%,也就是说,年轻人中找工作的人数减少了8.2万人。

  这就是一些专家所说的“失望效应”。女性青年受此效应的影响尤甚。因为工作机会很少,她们放弃了找工作,通过家庭的援助暂时推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她们中的大部分人选择了在学业上继续深造。

  事实上,最容易失业但同时也最需要工作的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对于卡洛斯来说,找工作已经迫在眉睫。他今年24岁,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三个学生一起合租了一套公寓。他必须一边上学一边打零工才能支付学费和房租。玛丽·卡门为了维持自己在马德里的生活也已经工作了几个月。她说:“如果明年奖学金还申请不下来,我还得找工作。”

  必须承受的动荡

  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将要面临的第二个困难是工作的临时性。60%的年轻人,在服务行业甚至高达65%的年轻人都在从事临时性的工作。

  今年25岁的艾丽莎4个月以来一直在做两份临时工作:“我一个人住,我现在还需要再找几份工作来付房租并维持我的生活,因为我父母没法儿给我生活费。我已经投了几百份简历了,但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地方叫我去上班,甚至连让我周末当餐厅服务员的地方都没有。”

  艾丽莎已经大学毕业,还想继续读研究生。现在她面对着渺茫的工作机会,已经准备下个月回巴塞罗那和父母一起生活。她说:“父母已经帮我付了学费,没法儿再给我更多援助,现在我只能省吃俭用过日子了。”

  目前,西班牙是欧盟成员国中年轻人失业率最高的国家,25岁以下的年轻人中有30%的人没有工作,超过欧洲平均比例15%。据AGETT报告显示,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年轻人失业后再次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有所下降,而一直找不到工作的可能性翻了一倍。

落魄的建筑师

  甚至一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现在在就业问题上都遇到了窘境。埃莱娜、特雷莎、伊西亚尔、贝阿特莉兹和拉克尔,年龄在25~27岁之间,是五名建筑专业毕业的女大学生。她们合租的小公寓的客厅现在成了她们自己的工作间:多斯康特雷斯工作室。每天吃完饭之后,餐具和桌布就要让位给电脑及平面图。

  伊西亚尔说:“两年前我找实习工作的时候,还有很大的挑选余地,但现在,什么机会都没有。”拉克尔补充道:“读这个专业,在没有毕业之前还能找到一些工作,因为同学和老师经常会帮你介绍。但现在就不是这样了。”埃莱娜毕业前曾在一名建筑师的工作室实习,这位建筑师当时承诺等她毕业后就让她来上班,可“现在我根本找不到他,我给他打电话他都不接”。多斯康特雷斯工作室的这五名成员每周会碰面几次,申请一些公共项目,这也是她们目前唯一的出路了。

  回家和父母在一起

  带着疲惫的面容,维克多每天在自己位于马德里中心地带的网吧里接待客人。门口张贴的转租广告仿佛已经告诉大家这儿的经营现状并不太好。维克多今年30岁,已经搬回父母家生活。他说:“从去年开始来网吧的客人就已经减少了很多,生意也越来越差。”

  除了客人的减少,整条街到处盖楼施工也让他惨淡经营的生意雪上加霜。仅最近一个月,他的生意就减少了至少80%。两年前维克多的收入还很不错,所以他给自己买了一套房子。现在,这套房子不得不租出去才能偿还为期35年的住房贷款。但哪怕这样,租金还是不够每月分期付款的房贷数额。

  根据2010年第二季度西班牙青年委员会的一份报告,目前,西班牙年轻人的年收入需在27211欧元,也就是月收入超过2200欧元,才能买得起房。这样的收入水平比实际收入高出74.6%。该研究表示,虽然房价和贷款利率都有所回落,但年轻人仍需将工资的52.4%用于支付房贷首付。该报告的作者、社会学家霍夫雷·洛佩兹称,“500多万西班牙年轻人还和父母一起生活”。

  诱人的海外市场

  24岁的芭芭拉现在生活在法国南特。2009年年底,她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西班牙加利西亚省,前往法国。她在南特当地一家电台工作过,离开电台之后现在正在找工作。芭芭拉说:“在西班牙找到工作的希望太小了。”虽然要在法国找到一份工作也不容易,但她认为法国的就业形势总比西班牙好得多。现在,她正在争取进入一家记者协会工作。但她也表示如果能在一家中学当助教也不错,收入还行(月收入大约为1200欧元),也不用每天都上班。芭芭拉表示她最终会回到西班牙,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去。她打算至少在南特再待一年,看看来年的情况再决定。

  除了西班牙的邻国法国,同样说西班牙语的拉丁美洲也是西班牙人摆脱经济危机的一个选择。据阿根廷《号角报》2010年11月的一篇报道称,平均每月有1200名西班牙人为了躲避失业而来到阿根廷。两年内已经有33543名西班牙人前往阿根廷学习或工作。这些人绝大多数是西班牙本土人,也有一小部分有西班牙和阿根廷双重国籍。他们大都在25~35岁之间,受过良好的教育,却是西班牙受经济危机冲击最大的社会阶层。

  27岁来自西班牙阿拉贡的阿雷汉德罗·科尔特斯就是前往拉美大军中的一员。他说:“我是艺术创意总监,但我的公司因为经济危机倒闭了。我之前的老师跟我谈起过阿根廷,所以我就来到了这儿,一边工作一边完成电影专业的课程。之前我还有其他更好的工作选择,但我非常喜欢阿根廷的文化,所以选择了这里。”

  总的来说,对于34岁以下的年轻人而言,眼下的一切都相当灰暗。他们是第一次遭遇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凡事总有第一次,也不是时时事事都能顺心,但每一次经历都能让人成长。

  链接:西班牙人“面对危机的四张面孔”

  2010年11月,西班牙著名市场传媒广告公司CP Proximity的董事长华金。拉米斯及策划部主任胡安。马努埃尔。拉米雷斯在西班牙马德里国际MBA课程上发表了一份题为《面对危机的四张面孔》的研究报告。调查者对全西班牙1000名有代表性的受访者进行了一次有深度的面谈,同时让受访者填写了一份有近百个问题的问卷。报告将面谈内容和问卷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经济危机并未像所想的那样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同样的冲击。不是所有人都有了新的行为方式,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相同程度的改变。人们根据各自的生活方式在不同方面进行开支的缩减,然而,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远不止日常的消费开支,还涉及与朋友交往、保护环境、金钱观及享受幸福生活等诸多方面,虽然经济危机对这些方面的影响并不全是负面的。

  该调查研究通过100多种指数分析展现了人们的各种不同行为选择:只有39%的西班牙人和危机发生之前一样经常外出消遣,但有20%的人增加了家庭高档食品的消费,9%的人更多地使用信用卡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品质。此外,在困难时期的面子问题似乎变得十分重要:12%的西班牙人选择向亲朋好友们隐瞒自己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此类人群的比重在高消费群体中有所增加。69%的人不认为超额消费会让人开心,但只有18%的人认为自己真的心情愉悦。对于58%的人来说,目前的这段经历让他们从中学会了很多东西。他们表示当危机过去之后,他们的消费习惯已经不会再回到经济危机发生之前。

  这份研究报告对消费者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西班牙人面对危机时的四种不同特征:“直面现状型”、“享乐至上型”、“及时行乐型”和“不堪重负型”。

  29%的西班牙人属于“直面现状型”。他们现实理智,认为眼下确实存在着经济危机,也不否认自己受到了这场危机的影响,因此他们在消费上较之以往更为谨慎,同时也变得节俭。例如,他们会减少外出就餐的次数,或者去一些便宜的餐馆吃饭,或者用吃小点心和小吃来取代正式的晚餐。但事实上,他们并不是真的需要省钱。这类人不会排斥小型的消遣性开支,会偶尔对自己进行一些特别的补偿,例如买一些高档的食品回家享受,或者全家人一起外出度假。此类人群中的大部分人年龄偏大,而且女性比例高于男性。他们非常注重环境保护,而且81%的人相信乐观是度过危机的关键所在。

  “享乐至上型”的西班牙人占22%。他们大多数是父母保护伞下的孩子。这类人最不认同当下出现的各种问题,认为媒体在谈论经济危机时常常夸大其词。他们爱炫耀,是物质主义者,关注穿着打扮。虽然他们也会节省,因为他们也会看到自己的收入在减少,但如果谈起危机对他们有什么影响的话(虽然他们不会公开承认这一点),他们会认为一切都是暂时性的,雨过天晴之后他们会恢复和之前一样的消费能力,甚至能有更大的开支。这类人群很少购买商家自有品牌的商品,如果买的话也会把标签撕掉,或者把这类商品藏起来不让他人看见。在这些享乐主义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大部分是16~24岁的年轻人(28.1%)和45~54岁的成年人(19.4%)。超过30%的人在被问及月收入时表示不知道或者不愿回答。

  28%的西班牙人被归入“及时行乐型”。他们是最无忧无虑的人群。虽然经济危机迫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但他们仍然沉迷于社交生活,不愿放弃,因为他们的信条是:生命短暂,一切都会过去,只有及时行乐才是最佳选择。他们也认为目前的整体形势不佳,短期内不会有较大改观,但他们却是最相信一切都会好转的人群。他们自信乐观,但也可以说他们自私自我,因为他们只想如何过得开心。只要条件允许,他们不会减少外出消遣娱乐的次数。而且据调查者称,这一类人群中不少是“千元月薪族”。58%的“及时行乐型”人群表示他们已经厌倦了听到他人终日谈论经济危机,56%的人努力让自己每天都打扮得十分得体。这些人中52.3%是男性,47.7%为女性,23%处于25~34岁这个年龄层。

  最后一类“不堪重负型”包含了21%的西班牙人。他们在经济危机中真的遇到了很严重的问题,例如已经失业或者收入大幅缩水。他们在各个方面有非常明显的节约行为,尽一切可能省吃俭用。很多人表示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样的现状。他们整天想的只有如何生存,如何走出“如此严峻的”逆境。只有16%的人相信自己失业后能找到工作,22%的人的性生活因为压力和焦虑而变差,73%的人缩减了购买礼品和休闲娱乐方面的开支,65%的人甚至都不能再去电影院。但有意思的是,这类人群非常肯定自己能从经历的这一切不幸遭遇中找到积极的一面。

  这份研究还谈到了这些新的行为方式是否能持续下去,同时还预测了一下当危机过去之后的情况。

  CP Proximity策划部主任胡安。马努埃尔。拉米雷斯表示:“这份研究最重要的一个结论就是,几乎所有人都因为经济危机而做了些什么,只是有些人把现在当成了一种改变的可能,甚至是能让自己更有优越感的可能;而对于其他人而言,经济危机成了他们最想摆脱的沉重枷锁。一般来说,那些过得最不好的人最相信整个社会在和他们一同受难,相信社会状况会和他们的生活一起渐渐地变好。”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11年2月下半月期)

  破产阴影下的国家

  文/刘柳

  国家破产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大批闲置住宅及烂尾楼。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是近两年国际关注的焦点。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堺银行或是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一旦一国正攵府失信或没有能力及时履行对外债务偿付义务,便出现了我们所说的“主权债务危机”。

  2003年7月9日西班牙颁布的22/2003号《破产法》第1篇第2章第2条指出:“当债权人无法正常地清偿他所有到期债务时可以申请破产。”也就是说,当个人或企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时可以申请个人破产或企业破产,随后按照《破产法》所规定的程序对债务人进行资产清算或整顿。那么如果出现资不抵债的是一个国家,又会怎样呢?

  早在200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便提出了“国家破产”(National bankruptcy)的概念。虽然西班牙已经被认为走到了国家破产的边缘,但“国家破产”这个类似于个人或企业破产的概念在西班牙法律中还未被提及。笔者也没能找到相应的法律条文对其进行规定和解释。我们只能套用已有破产法中提及的概念,将“国家破产”在通常情况下理解为:如果一个国家金融财政收入不足以支付其进口商品所必须的外汇,或是其主权债务大于其GDP,那就是国家破产。

  2008年,冰岛成了世堺上第一个宣布“国家破产”的国家。

  国家破产会对整个国家及全体国民带来哪些严重的后果?在西班牙,可以说主权债务危机的后果最直观地体现在三大方面: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大批闲置住宅及烂尾楼。

  近期,西班牙物价持续上涨。2011年1月20日西班牙《国家报》报道称前一周西班牙汽油的价格又创历史新高,一升无铅汽油的平均售价已达1.285欧元。据西班牙国家统计中心2010年12月公布的官方数据,西班牙2010年的通货膨胀率为3%,而2010年第三季度的GDP仅增长了0.2%。

  与通货膨胀率一样偏高的是西班牙的失业率。据西班牙国家统计中心2010年10月29日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西班牙第三季度失业率高达19.79%。虽然国家统计中心目前还没有公布第四季度失业率,已有媒体曝光西班牙部分省市失业率的最新统计数据。例如西班牙《世堺报》2011年1月20日在经济版发文称,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区2010年第四季度的失业率上升了1.2%,2010年全年新增失业人数13800人,其中年轻人的失业率仍然位居第一,高达28%。失业情况最严重的是服务业,减少了12300个职位,紧接着是建筑业和工业,分别减少了4300和2000个工作机会。不仅如此,媒体也纷纷开始对西班牙2011年的就业趋势进行预测,且预测结果大都不容乐观。同一天《世堺报》的另一篇文章称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自治区的失业率将在2011年年底达到29.4%。

  2010年7月5日《世堺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房墙后的高债》的报道。报道称1995~2007年间购房贷款额翻了9倍,房地产开发业务贷款翻了6.7倍,不动产业务贷款翻了25倍。贷款的便利减轻了购房投入的压力,购房需求猛增,刺激了房价一路走高,西班牙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建房购房热潮。1997~2007年西班牙产生的巨大房地产泡沫持续时间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那次泡沫的两倍之多。长达10年的房地产泡沫造成的后果也比上一次更为严重。

  如今,过热的房价已经开始降温,因为资金不足,随处可见建了一半的小区和空荡荡的住宅楼,很多人已经因为利率上调还不起高额的房贷被迫将房子出售。没人知道目前在西班牙有多少套亟待出售的空房。2010年12月13日《世堺报》一篇报道称,仅在西班牙位于地中海的领土——巴雷阿雷斯群岛自治区就有45000套空房等待出售。人们期待经济的好转,将这些空房慢慢消化,让西班牙的房地产业恢复正常的发展,但大多数媒体都表示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仅从以上几个方面的情况就不难想象西班牙目前遭遇的困境是多么窘迫。虽然西班牙国内仍有否认出现经济危机的声音,但大多数人已经切身地感受到了危机的存在。

  一般情况下出现了国家破产危机的国家大都会向其他国家寻求帮助,以期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1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圆满完成了对西班牙的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他重申了中国对西班牙国债的承诺,表示未来中国将继续持有西班牙国债,并表达了中国正攵府希望西班牙金融市场保持稳定的愿望。

  就在2011年1月7日西班牙埃菲社的同一份报道中也提到:“中国对西班牙经济的支持,不论是购买长期国债,还是提高进口总额,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西班牙稳定经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8 18:14 , Processed in 0.00790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