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96|回复: 1
收起左侧

什么是太阳教?及太阳崇拜的延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5 17: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几千年来,太阳信仰对于塑造我国民众的社会和文化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往的有关研究,多从民俗等角度切入。而考之史实,太阳信仰一开始出现,就是作为原始宗教而存在的,而且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直留存在一些民众宗教中。
         这种宗教形态的太阳信仰,才是整个太阳信仰的核心部分和集中体现;纯民俗形态的太阳信仰,就其起源而言,只不过是宗教形态太阳信仰的辐射与延续而已。每个时期纯民俗形态太阳信仰的新变化,都是接受该时期宗教形态太阳信仰的渲染而来。
        史前至商代的原始太阳教。
        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本土原始太阳教,在新石器时代就已产生。
        太阳崇拜的最初方式之一,是向天空中的太阳跪拜叩头。最晚于尧舜时期,部落联盟就已形成固定的崇拜日神仪式,即“寅宾出日”、“寅饯纳日”。国家形成后,原始太阳教与王权结合。太阳神除继续农业部落联盟时期既有的光明、温暖、丰产的赐予者这一职能外,还开始成为王权(秦以后是皇权)的保护神。夏桀以日(太阳)自称。商部落自第八世上甲微开始,转而以太阳为保护神,把日神当做天来拜,“宾日于东,饯日于西”。 周朝官方对原始太阳教的改造。周朝时出现“天”这一最高神,天、日相分,日神降为天的属神之一,王权(秦以后是皇权)单独与天相结合。原始太阳教被官方改造成以天为最高神、以天子为最高祭祀的新原始宗教,日神被纳入天帝教祭天的范畴,与月亮、星辰一起祭祀。商朝每天朝夕两次迎送太阳的朝日仪式被官方废除,只保留定期祭祀“出日”、“入日”的祭祀仪式。但天子(君主)的自然神象征仍是太阳。太阳神继续作为君主(天子)的自然神象征以及农业丰产之神,周朝保留了商朝对日神的祭礼仪式,天子定期定点亲自祭出日、入日。
        这种做法后来被各王朝统治者所继承。汉朝取消入日祭祀,改为朝拜日、夕拜月的对称形式。
        天子祭祀日、月的风习,作为祭天仪式———皇帝的宗教特权和君权神授的象征———的辅助部分,一直延续到君主专制灭亡。
  
        春秋战国原始太阳教与食气术的结合。自周朝始,原始太阳教转入民间。
        一种情形是单独流传,另一种情形是与道家的食气养生术相结合。
        人们认为太阳之气即“阳气”及其对立面“阴气”化育万物,太阳神崇拜上升到哲学层面,日神与道气说、阴阳说、五行说、天人合一说等密切联系在一起。春秋战国时期有六气食法,其中有三气分别是太阳一天运行中三个时间的日气。要吸食这三种日气,就要在相应的时间出户拜太阳。这有可能是原始太阳教每天朝、夕两次拜日改为早、中、晚三次拜日的原因。从原始太阳教发展到食气术,民间太阳神除作为农牧业的丰收之神外,又衍生出长生之神的职能,这是其他民族太阳信仰中所未有的。 东汉起原始太阳教与道教的结合。受太阳信仰与王权相结合的官方信仰的影响,原始太阳教的日月信仰、道家食气养生术也与皇权观念相结合,至晚从西汉末起,民间太阳神就初步具有“明君”、“仁君”(好皇帝)这一新职能。《太平经》将太阳、月亮、星辰崇拜及食气养生术与皇权观念结合在一起,纳入三才相配的模式中:从食气角度而言,日、月、星配太阳、太阴、中和之气;从社会等级而言,日、月、星配君、臣、民,君为日,臣为月,民为星,日乃月、星之中心,君乃臣、民之主。阴、阳、中和三气合一家,可延年益寿,滋生万物,而君、臣、民和调,仁政施行,专制政治则太平。
        这种与日月星崇拜合为一体的生物、生理和政治方面的“太平”思想,典型反映了以农业生产经验为基础的乡村小农的宇宙观和以皇权主义为基础的“明君”理想和“太平盛世”社会理想。这种理想此后近两千年中,一直扎根于乡土社会,成为农民乡土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西汉以来五行说的进一步渗透,《太平经》继承并以五行改造了食六气法,形成五牙法。
         原始道教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吸收了民间原始太阳教的太阳信仰、月星信仰、道家养生术、神仙方术等,崇拜日、月、星神,认为食日、月精气,可长生成仙。这对后来的道教内丹派产生很大影响。三国至唐宋,在食六气的基础上发展出许多食气法,其中包括每天四时即早、中、晚、夜的食气法。金、南宋时道教内丹派崛起,以养气术改造道教外丹法为内丹法,主张吸日、月、星精华,炼人体精、气、神,最后结丹而成仙。随着道教内丹派在民间的兴盛,大江南北拜日风气之盛行,对民间教派产生了直接影响。
         明清以来部分民间教派的太阳信仰。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背景下,部分民间教派融原始太阳教遗风(民俗形态)、道教内丹派以及宋明理学、佛教禅宗、净土宗等于一体,成为新的太阳信仰载体。它们继承了史前太阳信仰及前述各个时期与太阳信仰有关的思想观念、修炼方法、崇拜仪式,其太阳崇拜带有前所未有的杂糅色彩,特别是儒、释、道和民俗混合为一的色彩。清初八卦教“指太阳为圣帝,每日磕头三次,每年上供五次,谓能消灾祈福”。教祖被神化为照耀宇宙、恩泽万物、惠被万民的太阳,称作“圣帝老爷”。信徒每日对着太阳,两手抱胸,合眼趺坐,练“抱功”,“……每日按早午晚,朝太阳吸三口气,把唾沫咽下……”道光年间皈一道每天早晨卯时出户面东迎接太阳星君出太阳宫,中午午时出户面南迎接太阳星君升殿,傍晚酉时出户面西送太阳星君回宫,皆吸太阳气。
  
        太阳神的文化象征意义。
        太阳崇拜在中国持续几千年而不衰,与中国传统小农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关系。
  
        马克思对于法国小农讲过这样一段话:“……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
        我国民间的太阳神正是小农所需要的这样一位“代表”:它是世界的创造者和最高统治者、人间公正的执法者、人类仁慈的养育者、农民利益的保护者……
  
  
转贴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中国本土太阳信仰的源流及嬗变 作者:孔祥涛
 楼主| 发表于 2011-3-24 00: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本土太阳信仰的源流及嬗变

几千年来,每个时期纯民俗形态太阳信仰的新变化,都是接受该时期宗教形态太阳信仰的渲染而来。 史前至商代的原始太阳教。考古发现表明,太阳崇拜的最初方式之一,是向天空中的太阳跪拜叩头。最晚于尧舜时期,部落联盟就已形成固定的崇拜日神仪式,即“寅宾出日”、“寅饯纳日”。国家形成后,原始太阳教与王权结合。太阳神除继续农业部落联盟时期既有的光明、温暖、丰产的赐予者这一职能外,还开始成为王权(秦以后是皇权)的保护神。夏桀以日(太阳)自称。商部落自第八世上甲微开始,转而以太阳为保护神,把日神当做天来拜,“宾日于东,饯日于西”。 周朝官方对原始太阳教的改造。周朝时出现“天”这一最高神,天、日相分,日神降为天的属神之一,王权(秦以后是皇权)单独与天相结合。原始太阳教被官方改造成以天为最高神、以天子为最高祭祀的新原始宗教,日神被纳入天帝教祭天的范畴,与月亮、星辰一起祭祀。商朝每天巢夕两次迎送太阳的朝日仪式被官方废除,只保留定期祭祀“出日”、“入日”的祭祀仪式。但天子(君主)的自然神象征仍是太阳。太阳神继续作为君主(天子)的自然神象征以及农业丰产之神,周朝保留了商朝对日神的祭礼仪式,天子定期定点亲自祭出日、入日。这种做法后来被各王朝统治者所继承。汉朝取消入日祭祀,改为朝拜日、夕拜月的对称形式。天子祭祀日、月的风习,作为祭天仪式———皇帝的宗教特权和君权神授的象征———的辅助部分,一直延续到君主专制灭亡。
还有,不排除对宇宙的强烈求知欲望。与信仰太阳同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5 03:40 , Processed in 0.00885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