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05|回复: 5
收起左侧

从“太阳神鸟”看金沙文化对三星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5 17: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都金沙遗址是继三星堆遗址之后古蜀国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金沙出土的文物极为丰富,多达3000余件,最具独特风格的是30多件金器。其中又以“四鸟绕日金饰”最为独特。“四鸟绕日金饰”是一件镂空的圆环形金箔,厚度仅0.02厘米,重量却有20克。学术界认为,金饰中心图案很像一个喷射出12道光芒的太阳,外层的4只飞鸟极似神话传说中的“负日金乌”,都与太阳神崇拜有关,因此被命名为“太阳神鸟”。
 
  “太阳神鸟”金饰极富象征意义,其神秘而神奇的“四鸟绕日”造型,形象生动地显示出古蜀时期有关“日、月、鸟、象牙”崇拜等宗教崇拜的象征意义和神话色彩。同时它还与古蜀人所使用的历法息息相关,是古蜀时期先进的科学知识的体现。“太阳神鸟”集宗教崇拜、神话传说、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美学、运动力学、天文、历法、冶金技术等多重意义于一体,是三星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金沙遗址文化的最佳体现。
 
  一、“太阳神鸟”和“日、鸟崇拜”
 
  (一)“太阳神鸟”和“太阳崇拜”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首先从直观上就形象地显示出古蜀人崇拜太阳这一宗教崇拜的象征意义和神话色彩。图案内层的中心是一个顺时针旋转的漩涡状造型,并且带有12条弧形齿状物,这个漩涡既像一个旋转的火球,又像一个正在运转着的太阳,它的12条弧形齿状物,既像12道燃烧着的火苗,也像太阳发出的12道光芒。它形象地表现出古蜀人对太阳和太阳神的崇拜和讴歌。
 
  其次,古蜀人对太阳的崇拜,并非金沙文化所独有。在比之更早的三星堆文化中,也出土了大量反映古蜀人太阳崇拜的器物。而青铜“太阳形器”和青铜“太阳神树”则是三星堆文化所独有的,其中青铜“太阳神树”更与《山海经》等文献记载的“十日神话”、“金乌负日”等神话传说相符合。而有着太阳形图案或符号的考古材料,却并不是三星堆文化所独创的。黄河流域的辛店文化和仰韶文化出土的彩陶以及青海、广西、江苏、内蒙古等地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岩画上面都有太阳形图案或符号。这些都说明在原始社会各地先民普遍的自然崇拜中,太阳崇拜是主流。古蜀人受到了各地的影响,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以太阳崇拜为代表的璀璨的青铜文化,三星堆文化就是它的集中体现。
 
  此外,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也有许多关于日神的神话传说,印证了古蜀人对太阳的崇拜。《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海外东经》:“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及《淮南子》中关于尧时十日并出害人的记载,都是把太阳当成有意志的神灵来看待。既然是神灵,就要祭祀。甲骨卜辞中有许多崇拜日神的记录。《礼记·祭义》记载:“郊之祭,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夏后氏祭其暗,殷人祭其阳,周人祭日以朝及暗。”可见夏至商周,日神是被作为主宰上天的神来崇拜的。文献中关于“羲和生十日”和“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等“十日神话”传说的记载,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太阳神树”是可以互相印证的,都是三星堆文化中“太阳崇拜”的直接有力的证据。而“太阳神鸟”所表现的“太阳崇拜”现象,是对三星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二)“太阳神鸟”和“神鸟崇拜”
 
  宗教崇拜在母系氏族以后,由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抽象为“图腾崇拜”,图腾被看作族徽和氏族的标志以及氏族的祖先和氏族的保护神。关于图腾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很多。如《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曰:“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 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氏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这里所谓的云、火、水、龙、鸟都是当时氏族的图腾。再如《诗经·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可能就是商氏族的图腾。另外,姓的由来也可以看出图腾的形迹,如姜姓以羊为图腾,风姓即凤。因此,古蜀时期的部落或首领的名称,也反映了古蜀人是以鸟为图腾崇拜。
 
  从“太阳神鸟”的造型上看,“太阳神鸟”外层的4只飞鸟,一方面是三星堆文化中古蜀人“鸟图腾崇拜”的延续。“鸟”的造型和图案在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的考古材料中比比皆是,尤其是其中数目众多、形态各异的“青铜鸟”,都是古蜀人崇拜鸟的遗迹;另一方面,也与《山海经》等文献中记载的“使四鸟”等神话传说以及太阳神鸟的崇拜有关。在《山海经》中有多处关于帝俊之裔“使四鸟”的记述,如《大荒东经》中说“有妫国,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虎、豹、熊、罴。”“有司幽之国。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士,不妻;思女,不夫。食黍,食兽,是使四鸟。”“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大荒南经》中说“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有人曰张弘,在海上捕鱼。海中有张弘之国,食鱼,使四鸟。”结合文献和考古材料,从中可以发现“太阳神鸟”所反映的鸟崇拜是三星堆文化中古蜀人的鸟图腾崇拜的继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无论是外层的四只飞鸟的造型,还是中心带有12条弧形芒纹的旋涡状图案,无不形象生动地显示出古蜀时期的有关太阳崇拜、鸟崇拜等宗教崇拜的象征意义和神话色彩。
 
  此外,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的有关文物和考古材料,都充分证明无论是在三星堆文化,还是在金沙遗址文化中,古蜀人都有崇拜太阳和鸟的习俗。因为在其它任何地方的考古发现中,有关太阳和鸟崇拜的出土文物和考古材料,都没有三星堆文化中的数量多、种类全。当然,金沙出土的“太阳神鸟”与三星堆文化中的“太阳神树”所代表的“日、鸟崇拜”,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要先进和完善得多,鸟就是鸟,太阳就是太阳,两者是分开的。后者把“日、鸟崇拜”中的“太阳崇拜”和“鸟崇拜”合二为一,鸟即是太阳,太阳就是鸟。
本文源自 巴蜀网 之:
http://www.phoer.net/bbs/thread-34633-1-1.html
  
太阳神鸟
【名称】太阳神鸟金箔、太阳神鸟金饰、四鸟绕日金饰

  【类别】金饰

  【尺寸】尺寸:外径12.5、内径5.29、厚度0.02厘米,重量20克

  【年代】商后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文物原属】2001年2月25日出土于四川金沙遗址

  【文物现状】现藏四川省成都博物院金沙遗址博物馆

  【参展情况】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在首都博物馆“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中展出。

  【简介】

  太阳神鸟金箔(bó)整器呈圆形,器身极薄。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整器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周围等距分布12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4只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4只鸟首足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

  整个图案似一幅现代剪纸作品,线条简练流畅,极富韵律,充满强烈的动感,富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和极大的想象空间,该器生动的再现了远古人类“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故事,四只神鸟围绕着旋转的太阳飞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体现了远古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强烈崇拜,表达了古蜀人对生命和运动的讴歌。此器构图凝练,是古蜀人丰富的哲学思想、宗教思想,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与想象力和精湛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也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代表。

  有研究认为其外层4鸟代表四鸟负日,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内层12道芒纹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周而复始。这是古代蜀人崇拜太阳的物证,也许当时古蜀人已经掌握了岁、时、月的概念以及形成的原因。

  2005年8月16日“太阳神鸟”金饰正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2005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太阳神鸟”金饰的蜀绣制品搭载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后返回地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太阳神鸟
 楼主| 发表于 2009-5-25 17: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太阳神鸟”和“月亮、象牙”崇拜
 
  (一)“太阳神鸟”和“月亮崇拜”
 
  日夜交替应该是人类注意到的第一个天象,古蜀人不仅崇拜太阳,也崇拜月亮。《山海经》等文献记载有“羲和生十日”、“常羲生月”的神话传说。《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山海经》和《楚辞》等文献所记载的神话流传地域以中国南方为主,其中也包括巴蜀在内的西南地区。因此,有很多神话传说都与古蜀地区有关,在该地区出土的考古器物也大都有所反映。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把蟾蜍比做月亮的习俗。无论是三星堆文化,还是金沙遗址出土的考古材料,都反映了古蜀人对月亮的崇拜。三星堆文化中出土了石蟾蜍和许多的有蟾蜍图案的器物,金沙遗址也出土了金箔蛙形器。
 
  古蜀人崇拜月亮的习俗,也可以从“太阳神鸟”外观形象上直观地感受到,它内层的12道旋涡状弧形光芒,很象12轮弯月,表示的是一年十二个月。古人为了能够区分月亮和太阳的图形。一般采用圆形表示太阳,用弯月形表示月亮。如世界各地出土的考古材料上的“日”、“月”图形和符号以及原始的象形文字中的“日”和“月”都是这样的。古蜀人应该也不例外。因此,“太阳神鸟”中太阳周围的12轮弯月,表现的正是古蜀人对月亮的崇拜。
 
  (二)“太阳神鸟”和“象牙崇拜”
 
  金沙遗址出土的象牙多达1000多根。数目之多,规模之大,是中国甚至世界考古史上所罕见的。就是出土象牙比较多的三星堆遗址,一号坑也只出土了象牙13根,二号坑出土了67根。至于其它地区的考古发现中,出土的象牙极少,甚至没有。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的象牙如此之多,直接证明古蜀人经常用象牙祭祀,而且使用的规模和数量都很可观。因为这些出土的象牙中有很多都是古蜀人祭祀的遗存。其它的考古材料也能证明古蜀人有用象牙祭祀的习俗。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璋上刻画的图案与文献所记载的古人祭祀山川林泽的仪式极为吻合。金沙遗址也出土了一只玉璋残件,上有一侧跪之人,肩扛象牙,作献祭状。虽然,由于古蜀地区的文字极不发达,文献资料稀缺,对于古蜀人的宗教和祭祀仪式没有记载。但是,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的玉璋上关于宗教祭祀的图画,比一般的文献记载还要可靠。因此,古蜀人经常用象牙祭祀是毫无疑问的。
 
  与其它考古发现完全不同的是,无论是三星堆,还是金沙遗址出土的象牙数量虽然惊人,但象牙雕刻或象牙器物却很少见,尤其是金沙遗址,尽管出土的象牙数以吨计,却几乎没有一件象牙雕刻。而象牙雕刻或者其它象牙制品在其它地方的考古发现中,却屡见不鲜。如河姆渡文化中就出土了“双鸟朝阳象牙雕刻”和“鸟形象牙圆雕”等象牙器物。
 
  古代蜀地的象牙资源如此充足,从出土的象牙可见一斑。《山海经》和《华阳国志》等文献也记载了古代四川盆地是产象之地。至于象牙的加工制作技术,对古蜀人来说更加不缺。因为无论是三星堆文化,还是金沙遗址中,青铜器的冶炼以及青铜器、金器、玉石器加工制作技术都是非常先进的。另外,即使是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哪怕技术再落后,也会留下一些技术粗糙、原始、简单的象牙器物。但是,这些在金沙遗址中并没有发现,说明这并不是技术问题。当然也不是原材料问题。更不是古蜀人的不重视。因为在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中,象牙是被作为祭祀用的,并被一层层有规律地平行放置。金沙遗址中更是厚达八层。可见对象牙的重视程度。也并不是因为没有见过象牙器,一方面,在比金沙更早的三星堆遗址中就有少量的象牙器出土,如二号坑出土的4件象牙器残片、120颗象牙珠。加之其它地方的象牙器不断地出土,反映了这些地区是使用象牙器的。而蜀地自古就没有中断过和其它地区的交流。因此,古蜀人对于象牙器的加工和使用并不陌生。
 
  然而金沙遗址中为什么出土了堆积如山的象牙,却没有一件象牙器呢?理由只有一个,那是因为古蜀人从最初的用象牙祭祀,发展演变为象牙崇拜的结果。古蜀人不愿意破坏“月、牙”之间的这种相似与神秘。“太阳神鸟”内层的12道旋涡状光芒,极似一根根象牙。而同是金沙出土的青铜立人像,它的冠帽上的13道象牙形旋转状的弧形冠饰,和太阳神鸟金箔饰上的12道象牙形旋涡状光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形象地说明了金沙文化中象牙崇拜的宗教意义和神话色彩,反映出金沙文化中的古蜀人已经有了象牙崇拜的习俗。而三星堆文化中却没有一件类似的出土文物,也说明了象牙崇拜只在金沙遗址中流行。在三星堆文化中象牙只是宗教祭祀的工具,而不是宗教崇拜的对象。
 
  综上所述,“太阳神鸟”不仅体现了古蜀人崇拜月亮的事实,也反映了古蜀人有崇拜象牙的习俗。这是古蜀人对自然崇拜的延续。在自然崇拜中,日和月分别代表了白天和黑夜,古蜀人崇拜和祭祀月亮也是必然的。而在古蜀人的思想观念中,太阳是圆的,而月亮则是圆少缺多。因此,从形状上看,那一弯弯新月不就象一根根象牙么?在金沙遗址出土的堆积如山的象牙中,却找不到一件象牙器,就是因为在古蜀人的心目中,没有比象牙的原始状态更能与月亮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因此,古蜀人想到了用象牙祭祀月亮。当然,后来随着三星堆文化中的太阳崇拜越来越突出,月亮崇拜就逐渐衰落。但是,用象牙祭祀这一习俗却延续了下来。金沙遗址文化时期,由于历法的发展,朔望月与回归年之间的关系,月亮崇拜才又被重视起来。又由于象牙和月亮之间的关系,象牙随之也成为崇拜的对象。这也是为什么金沙遗址出土的象牙如此之多的原因。“月”和“牙”之间的关系又并非单指“月亮”和“象牙”,甚至还包括野猪的獠牙,因此,金沙遗址往往有野猪的獠牙伴随象牙的出土。
 
  金沙文化中月亮崇拜和象牙崇拜的高度统一,在“太阳神鸟”和“青铜立人像”身体上得到完美的体现。“青铜立人像”和“太阳神鸟”都是把月亮崇拜和象牙崇拜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古蜀人的月亮崇拜和象牙崇拜高度和谐的完美体现。

本文源自 巴蜀网 之:
http://www.phoer.net/bbs/thread-34633-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5 17: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从“太阳神树”到“太阳神鸟”
 
  金沙遗址出土的文物在时间上、形制上和文化符号等方面与三星堆文化相近,如金沙出土的金冠带与三星堆金杖上的图案几乎相同。金沙遗址出土的铜立人像与三星堆一号坑青铜立人像的造型风格十分相近。金沙出土的陶器中,小平底罐、高柄豆、瓶等反映了金沙遗址与三星堆文化的承袭关系,同时金沙的陶文化又有所发展,如尖底盏、尖底杯、高领罐、圈足罐、圈足杯等则是金沙遗址的典型器物,可以说灿烂的金沙文明是上接三星堆文明,下连春秋战国时期的巴蜀青铜文化。这在“太阳神鸟”和“太阳神树”之间也得到充分体现。
 
  三星堆出土的一株有着“一龙十鸟”的“青铜神树”,反映的正是“十日神话”和“金乌负日”等神话传说。这也与《山海经》等文献记载相符合。这十只负日的金乌也就是十只“太阳鸟”。因此被命名为“太阳神树”。正是“太阳神树”反映出了三星堆文化中古蜀人对太阳和鸟的崇拜的高度统一。
 
  “太阳神鸟”所反映的“崇鸟崇日”的宗教意义和神话色彩,也是三星堆文化中的崇拜太阳、鸟这一习俗的继承和发展。首先是继承。从直观上,在“太阳神鸟”的神奇的“四鸟绕日”图案和造型中,金沙文化中的古蜀人把“日、鸟”崇拜更为完美地结合起来,无论是外层的四只飞鸟的造型,还是中心带有12条弧形芒纹的旋涡状图案,无不形象生动地显示出古蜀时期的有关太阳崇拜、鸟崇拜等宗教崇拜的象征意义和神话色彩。“太阳神鸟”继承了“太阳神树”中“金乌负日”等神话传说和有关太阳的宗教崇拜。其次是发展。对比金箔“太阳神鸟”和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太阳神树”,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有很大不同:青铜“太阳神树”上只有十只鸟,而看不到太阳,但是,这里“太阳”就是“鸟”,“鸟”也就是“太阳”,二者是合二为一的,并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高度统一。而金箔“太阳神鸟”中却是“四鸟绕一日”,这里太阳是太阳、鸟是鸟,二者是分开的,不能混为一谈。但是,二者却又是统一的,太阳离不开鸟,鸟也离不开太阳,二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对立又统一,极富辩证思想。虽然太阳由十只变成了一只,它所体现的自然也就不是十日神话了,但鸟从十只演变成为四只,与《山海经》等文献记载的“使四鸟”等神话相吻合,从形象上,四鸟绕一日,也更能给人以“金乌负日”的直观感受和感性认识。使“日、鸟崇拜”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可以说“太阳神鸟”发展了青铜“太阳神树”中高度统一的日、鸟崇拜思想。
 
  再者,在金沙出土的“太阳神鸟”美妙绝伦的“四鸟绕日”造型中,中心带有12条弧形芒纹的旋涡状图案,既象一道道火苗和光芒,又象一弯弯新月和象牙。是古蜀人崇拜月亮和象牙的形象地体现。“太阳神鸟”所反映的宗教崇拜的象征意义和神话色彩,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太阳神树”所体现的三星堆文化中的“日、鸟崇拜”和神话传说,也使得三星堆文化中象牙祭祀,最终演变成金沙文化中的“月、牙崇拜”的宗教和神话,并成为金沙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太阳神鸟”的含义如此丰富,使得“四鸟绕日”的图案更显神秘。这正是“太阳神鸟”比“太阳神树”更显和谐、完美、统一、进步的地方。


本文源自 巴蜀网 之:
http://www.phoer.net/bbs/thread-34633-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5 17: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太阳神鸟”和古蜀历法
 
  金沙出土的“太阳神鸟”中,飞行的神鸟、象牙状芒纹和旋转着的太阳不仅有太阳神崇拜的象征意义和神话色彩,也有历法等科学含义。“太阳神鸟”含有的历法等科学知识就体现在它的飞鸟和太阳芒纹的数量上。“太阳神鸟”中飞鸟和太阳芒纹的数量分别是4和12,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们表示着特定的含义:外层4只逆向飞行的鸟,每只鸟对应3个月牙,不多不少,不偏不倚,恰好说明每只鸟代表一个季节,4只飞行的神鸟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也说明古蜀人已经有了四时的概念。它内层的12道旋涡状光芒,既像一根根象牙,也像一轮轮弯月,表示一年十二个月周而复始。4只飞鸟与太阳及12道月牙运行的方向相反,也形象地显示出岁月的流逝,四季轮回、年年月月周而复始。这些都说明古蜀人已经掌握了岁、时、月的概念及形成的规律和原因,已经知道“岁”与太阳运行有关,“月”与月亮运行有关,一年有12或13个月,使用的是阴阳历。所谓“阴阳历”就是把阴历和阳历结合起来的历法。它还可以与金沙出土的青铜立人像的冠帽相印证,这个青铜立人像的冠帽上的13道象牙形旋转状的弧形冠饰,与太阳神鸟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之处正好说明了这个弧形冠饰表示的是一年有13个月,即这一年是闰年,即加了闰月。说明古蜀人已经有了平闰年之分。不论是太阳神鸟的12道象牙状芒纹,还是青铜立人像的13道象牙形冠饰,这里的12和13两个数字的特定含义,还可以由其它考古材料得到证明。12和13两个数字都仅仅只是在金沙出土的考古材料中出现,而在比之更早的三星堆考古材料中就几乎没有出现,就说明这是历史的必然。在三星堆与太阳有关的考古材料中,极少有表示10以上概念的图案的。如三星堆出土的圆形铜挂饰,它的弧形旋转芒纹是最多的,也才九个;而青铜圆轮形器的芒纹只是五个;至于青铜神殿的顶部和屋盖上的太阳形图案,它们的芒纹是八个或者七个。绝对没有超过十个的。只有这个青铜神殿的顶部和屋盖上的太阳形图案是个例外,每面有3个,4面一共有12个,它应该属于三星堆文化晚期或末期。而且它们的芒纹都是直线的,而不是弧形的。说明它们都比太阳神鸟早得多,所以还没有那种特定的含义,它们只是单纯地表示太阳的形象,表示太阳崇拜。因此,可以说三星堆文化中的古蜀人,至少在早期还没有把宗教崇拜(尤其是太阳崇拜)和历法联系在一起。只是在晚期才开始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虽然很多考古文化中都有太阳形图案。但是刚好是12个的却不多。如甘肃东乡出土的一件双肩耳罐上共画了12 个太阳。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晚期的彩陶罐上也画着12 个太阳。这些都不仅是与太阳崇拜有关,也应该与历法有关。但是,像青铜神殿的顶部和屋盖上的这种每面3个,4面一共12个太阳形图案的更少。它似乎表示的就是一种分一年为4个季节、12个月的阴阳历。说明它至少已经是属于晚商时期的文化遗存。甚至迟至西周初。
 
  晚商和西周时期的古蜀历法也很发达。蜀中的天文历算特别发达,有其独特的系统,产生过深远影响。有“天数在蜀”之谓。古蜀地区历法的发展,除了古蜀人自己不断总结自然规律,不断进步以外,也应借鉴了中原及其它地区的历法知识。
 
  中原地区商代时使用的是一种阴阳历,出现闰月,有平闰年之分,平年一年里有朔望月12个,闰年有13个月。月有大小月之别,用干支排列记日,这在殷商卜辞中有不少证明。但是在殷商的甲骨文和金文上只有“春”和“秋”,说明当时人们还没有四时的概念。西周时期与殷商时期的历法类似,但是,已经有了“二至”、“二分”和“四时”的概念。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二十四节气”系统和“二十八星宿”天文系统。
 
  古蜀与中原等地的交流自古就有。三星堆文化中许多考古材料具有其它文化特征,说明三星堆文化与其它文化一直有交流和交融。而三星堆出土的海贝等文物,是古蜀对外交流的直接证据。至于与中原地区的交流,甲骨文中就有“至蜀”、“伐蜀”等文字。《尚书·牧誓》也明确记载了“蜀”跟随武王“伐纣灭商”的事件等等。因此,由于受到中原历法的影响。“太阳神鸟”所体现的古蜀历法,与中原地区的历法相类似,都是相当完备的阴阳历。


本文源自 巴蜀网 之:
http://www.phoer.net/bbs/thread-34633-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5 17: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余论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极富象征意义,它的科学含义也极其丰富,是古蜀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金沙遗址文化的完美体现。它像个取之不尽的宝藏,充满着科学与智慧;又像奇异莫测的魔术师,变幻着诱惑和神秘。它神奇的“四鸟绕日”图案和造型,在虚与实、动与静、方与圆、力与柔、缩与张、科学与神话、幻想与现实、写真与夸张、质朴与浪漫等等之间达到了高度的对立统一,具有和谐辩证的思维和审美意识。虚与实之间:由于它是镂空的金箔,因此,它的虚实对比最明显;动与静之间:我们在现实中的感觉鸟是运动的、太阳是静止的,而“太阳神鸟”的造型中,鸟作势欲飞、引颈伸腿、却又不展翅飞翔,欲飞未飞的鸟、成旋涡状的太阳、加之两者方向相反,因而虽然是静止的画面,却又动感十足,使得画面在动与静之间徘徊、转换;方与圆之间:圆形的金箔,表现的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天,四只飞鸟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东西南北四方,因此,它体现的是天圆地方;力与柔之间:引颈伸腿、作势欲飞的鸟,很有力度感,却因为旋涡状的太阳动感太强,不展翅的飞鸟反而变成被动地、温柔地滑翔;缩与张之间:张力十足的飞鸟因为翅膀的收缩而下降,锋芒毕露的太阳由于弯成弧形而掩藏等等。尤其是两者运动方向相反,这本身就是一种独创的、艺术的、完美的表现手法,也与现代运动力学原理相符合。总之,“太阳神鸟”金箔集宗教崇拜、神话传说、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美学、运动力学、天文、历法、冶金等多重学科、多重意义于一体,是三星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它的神奇和神秘,仍然有待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作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刘道军


本文源自 巴蜀网 之:
http://www.phoer.net/bbs/thread-34633-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5 18: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埃及的太阳神。也是鸟.
拉(Ra,有时拼作Re或Rah,也称作Atum阿托姆)是古埃及赫里奥波里斯(Heliopolis)的太阳神.从第五王朝开始,他被与底比斯神阿蒙结合在一起,成为埃及神系中最重要的神.十多个世纪以来,拉一直是埃及的最高神,直到阿肯阿顿(Akhenaten,即阿蒙霍特普Amenhotep四世)的宗教改革,阿顿(Aton)神(即朝之太阳神,他的形象是一枚日轮)以外的崇拜都受到禁止.后来,对他的崇拜与赫里沙夫(Heryshaf)结合在一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5 03:18 , Processed in 0.01086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