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真人图书馆﹕与「书」平等对话
中国人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概在今天要加句下联变成「行万里路不如倾吓偈」。在丹麦,有5个年轻人在一次活动中被人用刀刺伤,他们有感人们愈来愈暴力,於是成立了一个名为「Stop The Violence」(停止暴力)的非正攵府组织,希望丹麦年轻人齐齐抵抗暴力行为,并在数年内拥有3万名会员。在2000年,他们参加了一个地区嘉年华并首次推出真人图书馆,邀请了同性恋者、伊斯兰信徒、残障人士和流浪汉等75人作「真人图书」,希望透过沟通和对话减少大家的偏见。真人图书馆亦由北欧蔓延到亚洲等不同的27个国家和地区,宣扬平等对话的重要。
5。偏见﹕不放下偏见才坏了事
Prejudice(偏见),人人皆有,我们会因为对方的性别、国籍、语言、信仰或职业,不期然产生既定想法。早在1920年代已有心理学者研究指出人类偏向崇拜白种人,而理论学家Theodor Adorno则相信服从性较高的人,比较容易对地位较低者产生偏见。1970年代开始有研究指出,偏见并不是因为讨厌不同背景的人而出现,而是对相同背景的人产生好感或优越感(in group favoritism)而生。社会学家Henri Tajfel曾做一个实验,他根据随机掷银仔的结果将参与者分组,被分成同组的人即产生in group favoritism,对组员有强烈偏好。虽然实验终归是实验,结果可以随着时间和地域而有所改变,但只要我们记着,有偏见不是错事,没有让自己放下偏见才坏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