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25|回复: 20
收起左侧

改变世界历史,并扭转近代文明的六种植物 (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7 12: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烟草

烟草。《科勒药用植物》(1897)

吸菸的习惯起源於安地斯高地。欧洲过去鼠疫流行促使香菸普及,香菸被奉为万灵丹。西班牙以雪茄为主流,葡萄牙是促进香菸普及的幕後推手。各国吸菸习惯不同,法国流行鼻菸,英国流行菸斗。菸草传入鈤本我後,演化出鈤本特有的菸管。鈤本过去流行菸丝,独当一面的成人才能吸菸。

使用燃烧的方法吸食菸草是最不健康的方法,因为菸草燃烧後会製造出许多比尼古丁毒很多的有毒物质;而且这种方法也很容易造成他人受到二手菸害。菸草中还含有不少致癌物质,而吸菸及二手菸更是有强烈的致癌性。菸害毒物苯并芘、一氧化碳、睾丁蛋白、尼古丁等等,可导致精液质量下降,并可诱发精索静脉曲张。吸菸,先使神经系统兴奋,後又加以抑制,最後则使神经麻痹,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我爸过去是个老菸枪,尝试戒了好几次,不过屡戒不爽,戒了就不爽。後来有一年过年我回家,想偷老爸的菸来抽著玩,怎麽翻都找不到,後来老妈才跟我们说,有一次老爸去医院探望患了肺癌末期的老友,回家後就脸色铁青地把香菸全都丢了,从此就一根菸都再也没抽过!

我从没抽菸的习惯,不过有一个原则,就是宁可抽一手菸也不甘只抽二手菸,所以朋友聚会有人抽菸,一定要请我也抽几根,不过近年大家都很尊重别人不抽二手菸的权益,上次抽菸已经是两叁年前的事了。

(6)玉米

玉米《科勒药用植物》(1897)

新大陆的主要穀物就是玉米。不过《扭转近代文明的六种植物》试图揭开玉米原始种的真面目,却说玉米的祖先还不清楚。其实这有误,生物学家早就怀疑玉米的祖先是一种称为teosintes的杂草。不过teosintes的样貌和今天的玉米差了十万八千里。

我现在的老闆李文雄院士在芝加哥大学曾为George W. Beadle讲座教授,George W. Beadle曾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是195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George W. Beadle就曾经研究过玉米的演化,他估计出玉米虽然和杂草teosintes长得很不一样,不过其差异主要是由五个基因决定的。

《扭转近代文明的六种植物》最後介绍兴起於墨西哥的玉米农业,以及老墨巧妙的叁种作物複合式栽种法,还有玉米磨粉製作玉米饼来包墨西哥捲。玉米在安地斯地区是酿酒原料。养殖肉鸡带动的大量肥育产业,实现大量肥育的技术开发,不断演变的家畜饲育,让玉米成了配合饲料不可缺少的重要饲料。玉米现在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除了当作粮食作物,玉米也曾经是重要的遗传学模式生物。《玉米田里的先知:异类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A Feeling for the Organism)就详细描写了美国女性传学家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1902 –1992 ),如何利用玉米做遗传实验而发现跳跃的基因。麦克林托克的实验结果太过艰涩难懂,以致她的研究被忽略了好几十年,还好她还是荣获198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我在UC Davis唸博士班时,有位教植物遗传分析的女老师是她的粉丝,她发一篇人家把麦克林托克实验简化的论文当作考试材料,结果读了好几天,全班还是没人看得懂简化版的实验,考试时所有人都答错,害不少同学差点被当XD

虽然这六种植物真的对现代文明非常重要,不过六毕竟是魔鬼的数字,如果是我来写《扭转近代文明的六种植物》的话,我会把凑成八个,降比较吉利XD 我会再讨论同样来自美洲的花生和番茄。

(7)同场加映─花生

花生《科勒药用植物》(1897)

根据维基百科,花生原产秘鲁和巴西,在秘鲁沿海地带史前废墟中发现大量古代花生,可追溯到至少7600年前。在哥伦布远航时期,航海家将花生荚果带至西班牙,在1535年出版的《西印度通史》中记载花生的西班牙文为「玛尼」(Maní),之後逐渐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同时,也有部分表明,中国也有可能是花生原产地之一。1958年的浙江吴兴钱山洋原始社会遗址中,发掘出炭化花生种子,测定灶坑年代距今4700±100年。1961年,江西修水县山背地区原始社会遗址中再次发掘出炭化花生种子。此外广西、云南、江西等地也曾报告过於花生形态极为相似的野生植物。2007年经西安文保中心专家确认,距今2100年前的汉阳陵从葬坑出土的农作物里,已经出现了花生。

中国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形如香芋,蔓生」、「花开亦落地结子如香芋,亦名花生」。元朝人贾铭的《饮食须知》载有「落花生,味甘,微苦、性平,形如香芋,小儿多吃,滞气难消」 ,「近出一种落花生,诡名长生果,味辛、苦、甘,性冷,形似豆荚,子如莲肉,同生黄瓜及鸭蛋食,往往杀人,多食令精寒阳萎」 。明朝人兰茂的《滇南本草》亦有花生的记载。然而现今广泛种植者,则为南美引进无疑。

到明末清初,中国沿海地区花生种植较为普遍,多次从南美洲引种花生品种,最近一次为1887年,《慈黔县誌》记载:「落花生,按县境种最广,近有一种自东洋至,粒较大,尤坚脆」,直到乾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筵席珍贵之物,寻常人很难吃到。

现在老美特别嗜好花生酱,我去UC Davis唸博士班时,实验室的老美助理说,他们为了收集玻璃罐去东南亚采集果蝇,就买了一堆特大瓶的花生酱,然後没事时就挖花生酱直接吃,居然也能嗑上瘾,有一阵子实验室大口大口狂嗑花生酱到离谱的地步,後来觉得实在太誇张了才集体戒掉花生酱XD

(8)同场加映─蕃茄

蕃茄

根据维基百科,一般认为最先种植番茄的是秘鲁人。16世纪到17世纪,刚被引进欧洲(西班牙)时成被当成食物,但是当时人们所食用的部分并非果实,而是叶子,由於番茄叶子中的毒素导致食用者中毒,以致於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人们当做观赏植物。18世纪开始作为蔬菜在南欧种植。

祕鲁人在初识番茄时视其为毒果子,称为「狼桃」,16世纪,英国俄罗达拉里公爵见番茄外皮鲜美红豔,带回英国送给情人,从此,欧洲人称其为「爱情苹果」。 产销量最大宗的美国,早期大部分民众以为番茄有毒,也有视其具有性功能,视为「爱情苹果」,到18世纪中叶,开始有人种植,食者自然是一些需要催情者,而传教士被禁止食用。百年後,美国人敢吃番茄了,却得花上几个钟头烹煮,认为经长时间煮会消除番茄中的毒性。

可是现代美国人吃炸薯条却必配番茄酱。在英语中番茄酱叫做 ketchup,这个词过去不是指番茄酱,而是指特别的调味汁或者鱼汁。关於这个词的来源有多种理论。一种理论是来自粤语或闽南语的「茄汁」,马来语中的词也来自粤语。另一种理论是只来自马来语。

如果没有哥伦布大交换,我们现在的世界绝对会乏味许多。在充分了解上述八大植物与人类社会密不可分的关係,以及其成为现代社会重要支柱的发展历程,我们会体会到,我们确实活在一个富足而幸福的时代 。


煙草.jpg
corn.jpg
peanuts.jpg
tomatos.jpg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3-6-27 12:25

评分

参与人数 1银子 +300 收起 理由
176631616 + 300 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6-27 12:10:34 该贴发自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中国的“杂交水稻”?不和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12:14:47 该贴发自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是站在欧洲人的角度看问题的 题目改成“改变影响欧洲最多的植物”还差不多 我就觉得 咱们中国的“杂交水稻”影响力应该排第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12: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的番茄,在那么长久的时间里居然被扭曲了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12: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很喜欢吃番茄,好吃有美容,也喜欢那个16世纪「爱情苹果」的故事,挺浪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17: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6个么?
怎么8个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17: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對!送大禮{:soso_e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18:57:53 该贴发自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默默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1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卫斯理 发表于 2013-6-27 11:14
文章是站在欧洲人的角度看问题的 题目改成“改变影响欧洲最多的植物”还差不多 我就觉得 咱们中国的“杂交 ...

杂交的水稻有后期人为的因素,上面这些都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18:09:07 该贴发自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Idealista 发表于 2013-6-29 17:33  杂交的水稻有后期人为的因素,上面这些都没有

题目是《改变世界历史,并扭转近代文明的六种植物 》没有说什么人为干预什么的, 况且这些植物也都是经过人工干预才变成现在的样子(人类刻意的有目的性的选择性繁殖) 野生状态肯定和现在的差别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22: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sharonloh 发表于 2013-6-27 11:29
对!我很喜欢吃番茄,好吃有美容,也喜欢那个16世纪「爱情苹果」的故事,挺浪漫的。 ...

我记得以前读生物的时候,每次提到番茄,生物老师都喜欢说一句 番茄里面的茄红素是好东西,男的要多吃。。。我们听了就问难道有壮阳之功效?老师笑而不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22: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卫斯理 发表于 2013-6-29 17:09
题目是《改变世界历史,并扭转近代文明的六种植物 》没有说什么人为干预什么的, 况且这些植物也都是经过 ...

上面的大多是发现新大陆后带来的新物种,杂交水稻是人工干预的结果,不算新物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23: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Idealista 发表于 2013-6-29 22:05
我记得以前读生物的时候,每次提到番茄,生物老师都喜欢说一句 番茄里面的茄红素是好东西,男的要多吃。 ...

那你有去查查吗?回头过来分享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0 00:04:36 该贴发自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Idealista 发表于 2013-6-29 22:07  上面的大多是发现新大陆后带来的新物种,杂交水稻是人工干预的结果,不算新物种 ...

对的 所以我才说是这一篇文章站在欧洲人的立场看待问题 这一些植物对于欧洲人来说是新物种 也带来很多的好处 但是对于南美洲人来说 已经是培育了几百上千年的历史  同样的站在中国人立场来讲“杂交水稻”解决了我们的吃饭问题 民以食为天 那就是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大事情 那既然题目是《改变世界历史,并扭转近代文明的植物》没有说什么有没有人工干预 既然只要是对于人类有很大作用植物 那我就认为“杂交水稻”可以排第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0 00: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卫斯理 发表于 2013-6-29 23:04
对的 所以我才说是这一篇文章站在欧洲人的立场看待问题 这一些植物对于欧洲人来说是新物种 也带来很多的 ...

如果光看解决温饱问题,论坛有篇帖子讲的是番薯救活了闹饥荒的福建,这可比杂交水稻早好久。况且你这个文章题目是改变世界历史,水稻的杂交增加了产量,从分类上说这是一种科学技术,而不是植物本身,所以不入列也不奇怪的。反过来讲,如果一篇 近代食品科技的排名,这个水稻绝对可以上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0 00: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谈到历史渊源流传和海外等故事就会扯上福建。也经常扯上南美,哥伦布,西班牙。KETCHUP居然也能提及闽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30 12: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唯野视界 发表于 2013-6-30 00:20
一谈到历史渊源流传和海外等故事就会扯上福建。也经常扯上南美,哥伦布,西班牙。KETCHUP居然也能提及闽南 ...

对喔,所以对资料不要完全的相信,参考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0 16: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卫斯理 发表于 2013-6-27 11:10
没有中国的“杂交水稻”?不和理吧

杂交水稻算不算是转基因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0 16: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常用的方法包括顯微注射、基因槍、電破法、脂質體等。

转基因最初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即把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生物体基因组内(一般为模式生物,如拟南芥或斑马鱼等),观察生物体表现出的性状,达到揭示基因功能的目的。后来人们造出基因改造食品,因其安全性未确定,尚有争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0 17:04:15 该贴发自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marrioes 发表于 2013-6-30 16:29  杂交水稻算不算是转基因的啊???

不是的 杂交是相同的物种 杂交水稻是取水稻杂交后的高产优势  转基因是不同物种的基因转移 韩国曾经把别的物种会发荧光的基因转移到狗身上 结果狗的皮毛在晚上会发光 (是普通状态还是设备照射的情况下发荧光我忘记了 抱歉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4-11-29 07:50 , Processed in 0.01427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