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华人 上香鞠躬追思逝者
在英国,由于大部分华人先祖的墓碑都还在国内,不少华人若是清明节不返乡很难能够去实地扫墓祭祖。每逢清明,更是频添思乡之情,不少旅居英国多年的老华侨表示他们依旧保留着在家上香、鞠躬等习俗。然而他们也认为由于受海外整体大环境的影响,在英国过的清明节的确从形式上而言有越来越简单的趋势。
旅居英国多年的侨领,全英华人华侨中国统一促进会会长单声先生的家里,每逢清明节,他都会把已故长辈们的照片摆上,另放上水果、茶水等祭祀用品,然后再上几柱香,晚辈们以先男后女的顺序磕几个头。在接受侨报记者采访时单先生表示,因为自己已经年过八旬,清明节一般不会回国的,所以怀念已故亲人的仪式一般在家中举行。“以前我们都让小辈们磕头,现在很多小孩子都不愿意磕头了,改成鞠躬我也勉强可以接受。”谈及自己来英几十年所体会到的在英国过清明节的变化时,他表示,“虽然祭祖一直没有停,但是形式也越来越简单了,孩子们都很忙,清明节碰上是周末都还会整齐的过来。要不是在周末,有的就早上来的, 有的则晚上来。”他认为,祭祖本来是很好的事情,清明节的习俗除了扫墓还有可以借此机会踏青春游,来告别阴霾,迎着春天的到来。对于近年来流行的“网上祭祖”的方式,单老表示支持,“只可惜我们在国外也没有办法扫墓,‘网上扫墓’就是一个很好的新方法,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情感,也能把亲戚们联络起来。”
“代理扫墓”不靠谱 宗亲会回国共寻根同扫墓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一些提供“代理扫墓”的服务,“职业扫墓人”能够提供成套的服务:在墓前燃香、烧纸钱,对墓地前后进行清扫。只要花钱,甚至“受托人”可以对死者哭上个10分钟。对于清明节商业化的现象,海外的华人都纷纷表示反对,认为这种做法很不“靠谱”,而一些在英国的华人宗亲会也会组织各地宗亲一起回国寻根,共同扫墓。
全英中医药联合会主席马伯英先生今年没有回国祭祖的计划,“今年太忙了,不会回去了但是会烧烧冥币,虽然我不迷信,但是还是要表达一下对祖先的缅怀,会朝东方鞠几躬。”谈到国内兴起的“代理祭祖”,身在国外的马先生认为这事太不靠谱了。他说,“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是私事,又不是公共活动,怎么可以雇一个人去呢?那样的话,也太虚情假意了!”他解释说,再忙不能成为借口,如果不能亲自去扫墓,也可以在家烧烧冥币,鞠几个躬,相信这点时间还是挤的出来的。
也有一些在英国的宗亲会每年会组织宗亲回国祭祖,包括莫氏、吴氏等宗亲。英国吴氏宗亲会会长吴锦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今年是唯一一次没有回国。以前每年都会回到浙江等地寻根寻根,而且来自各地的吴氏宗亲会的成员们都会聚在一起在清明节共同扫墓。“例如无锡的吴文化节自2006年起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祭祀典礼,去年就有一两万宗亲从世界各地飞到家乡去祭祖,除了扫墓我们还会欣赏吴氏文化的节目,有祭祀、庙会、论坛、研讨会、彩船巡游、展览等多种活动。因为工作原因,每年只会待两三天。”吴先生说,尽管今年不会回去,但还是会通知老家的兄弟侄儿去帮忙扫墓,祭奠先祖。
不少宗亲会的海外华侨也会带着孩子一起回乡寻根、祭祖。对这些在英国出生、长大的孩子而言,回国参加祭祖、寻根,体会先祖家乡的变化、文化不失为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拾遗的好方法。
清明糕点惹人爱 年轻华人追忆清明节记忆
除了扫墓之外,也有一些当地的华人继续传承了清明节吃糖稀、麦粥、糯米酪、青团等传统食品的风俗,少部分华人会在家里自制清明食品。然而更多的华人则表示由于英国当地没有购买传统清明食物的渠道,这些小时候的美味都只能封存在记忆中或是等回国时才能享用。而不少在英国的留学生则表示英国过清明节的印象几乎为零。
旅欧吉澳同乡会曾天送会长的母亲十几年前离世葬在英国,因此曾先生不需要回国祭祖。他说,“重阳节和清明节对我们全家都是很重要的节日,我从小教育自己的晚辈们要谨记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习俗,这是我们民族的根。”曾先生表示今年全家还会做些清明节专用的小糕点,也会带着晚辈们一起去当地的墓园自己的母亲扫扫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小时候每每一到清明节前夕,爷爷的嘴里总会叨叨上这几句。所以自己就会一提到清明便想到这首诗句。”研究生毕业后,Ada Lee选择留在伦敦打拼,已经记不得几次没有与全家一起扫墓,“每当这个节日和春节心里有点空空的,以前在家里,清明节前一个礼拜,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就开始忙着讨论今年的清明节怎么过,上山祭祖,踏青游玩是每年的必备节目。”清明节日在她的记忆中是全家人团聚的图案。
老家在桂林的Ada Lee说清明节的特色小吃成了她对于清明节最甜的回忆,凉粽、油果团子、宗庙堂子里的米饼……说着说着,Ada 吞咽着口水。她说在伦敦是不可能过清明节的,每次Ada只能让远在国内的家人帮着自己给祖先上香祈福。“在伦敦呆着的这几年,也没有见过谁过清明节,只见过以前房东在后院子烧些从中国城买来的钱纸,放上几样贡品,鸡鸭鱼肉什么的。”没有了三拜九叩的仪式,Ada对于伦敦清明节的印象几乎为零。和很多留学生一样,在节日当天给家里打个电话成了基本的形式。网友haosyi说在那天能做就是也为逝去的人默默的默哀三秒钟。
生长在对于看重传统教育的家庭中,Ada和别的同龄孩子不同,对于这些传统的节日的庆祝方式始终记在心里,“有一年清明去了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看了看马克思。感觉和中国的墓地完全不一样,个性化,同时还成为旅游景点,我们当时进去还交了门票,这要是在中国,很忌讳,更别说收取门票了。”
在问到今年的清明节有什么打算的时候,Ada的眼角有些湿润,因为去年外公的突然离世让她没有来得及去送上一程,而今年又因为工作的原因,她无法回家。“在老家这个礼数很重要,家里刚去世的老人头一年清明节,全家人必须要一起举行特别的仪式,但是今年这个又要成为自己的遗憾了。”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清明节纪念祖先,发扬孝道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仍旧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纪念清明节有助于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有利于帮助海外华人回归传统文化、找到他们的“根”。希望这个发扬民族美德的节日不会在海外日趋消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