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跟张建亚的前一部也是由邵兵担纲主演的《紧急迫降》相比,《极地营救》显然好看了许多,特别是在电脑特效的运用上,这位有电脑顽童之称的导演看来已经娴熟了不少。记得前一部《紧急迫降》中,最后有个镜头:邵兵驾着飞机迫降在跑道上时,银幕上体现出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小朋友玩飞机模型擦着地面向前冲,还煞有其事地点着一点火苗在飞机上沾着。这特效只有两个字形容——贼假。
但话又得说回来,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好莱坞的特效能玩到现在这种地步,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出来的。《极地营救》的进步也有目共睹,该片据说是上影2002年投资最大的一部电影,也是国内首次使用数字摄影机拍摄的影片。片中运用了大量电脑特技,其中泥石流、沙尘暴、雪崩等60%的场面采用电脑特技及合成镜头,也成为国内电影史上运用特技镜头最多的一部电影。
相比这几年的灾难片,《极地营救》的特效还是有点惊喜的,虽然火候还不够。影片有一个镜头是用电脑特效来表现泥石流从山上奔泻而下、摧枯拉朽的可怕场景,在银幕上奔泻而下的“泥石流”确实给人一种真实的视觉冲击力。可泥石流冲击河上的铁索桥时,“假”的面纱就被撩开了。我们看到的不是一种真实的“桥”在摇摇欲坠,而是一座模型在迎风起舞。特别是随着桥摆来摆去的演员,根本就无法和场景吻合起来。电脑合成的痕迹太重,在细节处理上露馅太多。
而且,这部影片很明显可以看到导演模仿好莱坞的痕迹,许多电脑特效在好莱坞的灾难片中都似曾相识。可见,这部电影只是学会了画皮的功夫;但对于目前中国灾难片的境况来说,这部影片还是难能可贵的。如果你想体验一下中国电影的灾难片,这部影片也许是个不错的版本。何况还有香港大明星莫文蔚在里面。(大洋网 金风)
《极地营救》好片毁在细节上
虽然对国产灾难片并不看好(因为资金和特技关系),但冲着莫文蔚的名字,我还是到电影院去看了一回《极地营救》。哈,果真是小孩子的把戏!出来时,一路上我都傻傻地笑个不停,因为张建亚的片子实在能给人长不少“知识”。
平心而论,《极地营救》的题材还算不错;特技方面也的确比《紧急迫降》有进步,尤其是片头用电脑还原古格王国鼎盛时期的片段,犹如活动的敦煌壁画,堪称片中的一大亮点;外加两个演技派明星,本应是很有看头的,但细节上的粗糙和忽视,以致整部片子逊色不少,甚至令人发笑。
由于大部分场景发生在雪山上,让我想起好莱坞大片《垂直极限》。不过,两部片子传输的登山知识可有天壤之别。在《极地营救》中,我们首先“领略”到的便是大自然的“进步”。影片中,有一场加措在雪山上狂呼的画面;戏外,坐在我身边的一位观众带着哭笑不得的腔调“分析”道,“在雪山上是不能这样喊的,会引起雪崩的。”但是,项莉和司机加措像这样又叫又跳了好几次,依然还是能安然无恙。
电影继续进行,我们看到项莉等人被困在了雪山上,军方因此出动飞机进行援救。由于被困区域的飞行危险度高,在援救过程中,范康和项莉为了避免更大的牺牲,牺牲自我跳落悬崖,并凑巧在崖底发现了项莉未婚夫格桑的失事飞机和遗体。从决定穿越雪山到跳落崖底,少说也有四五个小时了,项莉在这段时间里没吃过一点东西(虽然人的忍耐力应该很强),但也没喝过一口水(这就很关键了)。在雪山上,人极有可能会因为气候变化而造成失温,不带眼睛护镜而造成雪盲,这些都可以不去计较;但即使像我这种对登山常识近乎于白痴的人都知道,雪山上不能不喝水,缺水将很大程度上造成肺水肿。不过,据说对西藏地理知识有着广泛了解的编剧显然对此“看法不同”。除非他是想把莫文蔚塑造成“铁女”形象,那自然又另当别论了。
影片进行到这里,我已经懒得去思考常识问题了。毕竟,这年头肯砸钱不容易啊,何必去吹毛求疵呢?不过,谦虚的张导啊,你能不能回答我最后一个问题,一个我想破了脑袋也回答不出的问题。范康和项莉在崖底找到失事飞机,从而得知格桑在最后时刻关闭发动机,保全了飞机。因而也为范康修好飞机,驾驶“拐洞洞八”逃出生天创造了机会。但格桑的遗体是在飞机外发现的,显然他没有受伤,是因被困多时而冻死的。既然范康能驾着失事飞机重回基地,为什么格桑就不行呢?(大洋网 肖华)
人生大舞台,舞台小世界,影片都不错的哦, 若帅哥美女想看,请复制以下连接的全部地址才可以哦,注册时输入优惠码:NAC01,可以获得赠币看最新热剧佳片哦
http://61.49.23.109/IPortal/MovieDetail.aspx?PageTitle=动作&DetailNodeID=38e05589-704c-4aa9-89b4-f9d6555d6c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