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29|回复: 13
收起左侧

旅西见闻之-《家务劳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3 22: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这代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 爱学习爱劳动,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去工厂、农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每年两次,每次时间大致是在半个月左右。至于家务劳动更是每个孩子都要做的。农村的孩子是否也帮助妈妈做家务我不大了解,但从当年有限的那几部电影里看,他们也是做的。华北农村的民居就我所知大致是坐北朝南的那麽一溜连三间。中间是堂屋,有门,进门的左边和右边各有一个灶台,灶台的旁边是通往内间的门,进门后你会看到一个用土砖砌筑的有半间屋大的土炕,炕上千篇一律的铺着用草或竹皮编织的炕席。每家的家庭主妇每天都会把这席子搽扫的一尘不染,全家人的被褥也会叠放的整整齐齐。从没见过起床后不整理被褥、也不打扫房间的。
    我想这每天起床后的叠放被褥打扫房间之类的内务整理是必须的,无论是那个国家的人大致都该如此。然而我错了,自打我来到西班牙才真正长了见识。刚来的时候条件不好,半年里没上过真正的<床>每天都是把在大街上捡来的旧床垫放到工地的某个位置的地上和衣而卧。明早起来,刀、铲、斧、锯的该干嘛干嘛。这段时间没有叠放被褥之类的事情,大家一样无床无被,所以无需整理。后来升级了,可以住在老板提供的工人宿舍里了,四室一厅不足八十平方米的一套住宅里最多住过三十二个人。西班牙的民用住宅无论是四室一厅还是三室一厅总有一个主卧室,大多在十五平方米左右,其它的房间是一个比一个小,最小的不足八平方米,客厅都很大、没有小于二十平方米的。主卧放三个双层单人床,其它的房间各放两个,客厅再放四个,总共十二个双层单人床。这样有二十四个人就有安身之处了,还有八个居无定所的人,这八个人每天要等到所有的人都停卧停当上床安寝以后。才能在每个房间中央的空闲位置摆放床垫,然后就是全室戒严了,明早需按次序起床,不然定会大乱一场。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福建沿海,山东青岛,东北三省,偶尔能有那麽一个来自其它省份的,我这个天津人是绝对的凤毛麟角,一年之间我走遍西班牙没见到过一个老乡。真正让我与众不同的并不是我的来源地,而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我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要整理被褥并叠放整齐,就是夏天,哪怕是临时充当被单的旧窗帘我也要抻平拉直叠成方块,然后放在我那个用毛线衣和砖头做成的枕头上面。这种从小养成的生活习惯使我成了他们之中的另类。我小心翼翼的问他们,你们为甚么不叠被?在国内家里也如此吗?他们的回答是,这是女人做的事情!我们从没做过!三地五省竟然是异口同声。懒就是懒,难不成你老婆回娘家时你也不整理吗,那卧室岂不变猪圈,我这样心里念叨着再不做理会,坚持自己的好习惯。
    后来又升级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接触到在西华人的主流群体了,这些人全部来自浙江省的东南部,他们大多安居乐业并腰缠万贯。其所居住房非租非借,都是早年置办的个人产业。这时我也不再去为别人做工,组织了几个以前一起做过工的老工友承接点小工程。老工友们自然还是去住和以前差不了许多的工人宿舍,为了工作的方便我就应邀住到找我做工的老板家里了。想起以前在国内时见到的由平房搬进楼房的那些人,虽然已是负债累累,但还是尽其所能的把新居装饰的富丽堂皇。这些个老华侨在这个异国他乡拼搏多年早已安居乐业,父母兄弟,夫妻表亲全部落地生根。虽然大部分的女主人都和自己的丈夫一起工作,但大多请了保姆料理家务。这些人的家里最低的标准也应该是整洁漂亮,并体现出地处欧洲这个经济发达地区的现代化凤格。然而,我又大错特错了。整套住房没有任何刻意装饰。一白落地的摆着几件家具,没见哪家有甚么实木地板或是客厅影视墙之类的装饰物。门厅过道是皮鞋拖鞋杂乱无序,客厅里的报纸杂志书籍文件随处乱扔。从半掩着的卧室门缝管窥床头更是被褥狼藉。没请保姆的家庭还要加上厨房里的碟朝天碗朝地。就是家里有十七八岁的女孩子也不例外。原来他们的家务劳动只是做饭洗衣,保姆的工作内容也仅限这些,再外加照看儿童。原来他们没有起床后叠码被褥的习惯。我想他们在家乡的时候不应该是这个样子。这可能是到了欧洲由于工作忙、加之单元式住宅的卧室相对隐秘从而就忽略了卧室的整洁。久而久之成了习惯。
    家务劳动的教育还是应该从儿童做起,良好的生活习惯应该得到发扬。愿我的那些老工友们放下你那大男子主义的臭架子,帮你的妻子分担些许的家务,给你的儿子做个榜样。愿那些腰缠万贯的大小老板和你的太太起床后把那些不宜示人的小物品放到隐秘之处,然后吩咐你的家佣帮你整理一下卧室。你们不再是XX佬,不再是樵夫山民,你们已是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新贵。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用句新词,这叫与时俱进!
发表于 2008-12-4 14: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17: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起床叠被是习惯~住过寝室的都知道,不叠,要扣分的,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22: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与LZ一样很难在这找到老乡从没见到一个可以用广州话的聊聊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5 06: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 楼主我跟你老乡啊
不过据说刚刚起床叠被子不好=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5 12: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不叠被子给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5 21: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6 01: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人系尼度都吾少架。我识佐几个广州人,都系做厨房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6 01: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曹,叠被子其实没必要。早上叠一次被子,花差不多一分钟时间。一年就是360多分钟,十年就是3600多分钟。想想利用这时间可以做多少事情了?
我觉得叠不叠被子,跟道德人品无关。更加跟懒惰勤劳无关。很多福建人也是不叠被子,但人家做泥水活多带劲啊。福建人吃苦耐劳应该是全中国排名第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6 17: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1 22: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真的很少叠被子的,在本地没住过校,在外地求学的时候学校管理不严,所以现在不怎么喜欢经常打扫房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01: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写《家务劳动》,本无深层含义,只是一种对往事的回忆。因为刚来的时候一切都不习惯,加之每日工作幸苦,所以对那段生活的经历总是刻苦铭心,但发帖后见各位朋友回帖积极,态度各异又都非常坦率。为此,本人特别明确一下,起床是否叠被子只是一件很小的事,只是一种个人的生活习惯,说它是生活小结问题都有点过于严肃。务请大家不必过于介意。
    我个人认为,年轻人没成家前一个人在外独立生活是否在意寝室环境到也无所谓,只是成家后还是应该适当的多做些家务。夫妻之间谁多干谁少干的到是没关系。但对子女的教育还是身体力行的好。
    我曾见到过一个来我这做工的山东籍工人,他是家庭居留来西班牙的,刚来时还是青岛周边乡村的习惯(男人不做饭),就是蒸个米饭都不知放多少水放多少大米。这件事在我看来有些可笑,吃了大半辈子的米饭,目睹过几十年的蒸饭过程,在这几十年的岁月中哪怕是有一次稍加留意这个蒸饭的过程,凭一个智力发育正常的人的智商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吧?但事实很遗憾,这个工人的确是一点印象都不曾留下,所以当出来做工需要自己给自己做饭的时候就遇到天大的麻烦了。为此他和其他工友之间经常产生矛盾。无形中给出国打工生涯增加了许多不愉快。我曾问他,<你老婆出国的六年间,你是怎末生活的?>他说<是跟它娘在一起生活,每天的三顿饭都是娘做的。>我说<你娘多大岁数了?>他说<快70岁了>,我接着问他,<一个年近古稀的老娘每天给你做饭,你吃的下吗?你不觉得心里有愧吗?>虽然我这样的直白多少有点唐突,但我以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要说已经成家立业,就是十几岁以后就该力所能及的帮妈妈做些家务了,至于结婚后是否帮妻子做家务要看夫妻之间的习惯,做与不做都不是大问题,但是,让一个幸苦了一辈子的老娘亲还每天做饭给你吃,多少有点不是那麽回事了。我们不能只把孝道放在口头上。
    今天又提起这个做饭的事情是因为前面说的起床不叠被子只是很小的事,叠与不叠都与个人品质无关,它只是一种个人生活习惯而已。

    但是,我还是坦率的说,这个习惯的确不是个好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2 17: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务劳动的教育还是应该从儿童做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2 10: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写得很用心!以小见大,可见一部分人的生活修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9-22 01:08 , Processed in 0.01142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