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73|回复: 101
收起左侧

儒学中的"无为而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30 15: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为而治”
一般人都认为“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可是,儒家也曾经提出过“无为而治”的问题:“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大意说:自己不做什么而能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就只有舜吧? 那么他究竟做了些什么呢?只不过是庄严端正地坐北向南临朝罢了。
  虽然儒家与道家所讲的“无为而治”字面相同,但其实质却迥然不同。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以虚无、清静、自然为基础,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所以,既反对刻意道德修养,又反对一味举贤使能。而儒家所说的“无为而治”却并不是说统治者真正什么事都不做、完全不管、一任自流了。而是包含了如下两层意思:一,强调统治者“为政以德”。从修养自身入手来治理国家和天下,如《吕氏春秋·先己篇》所说:“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或者如《中庸》里面所说:“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所谓“君子笃恭”也就是儒学者在这里所说的“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其二,是说,作为一位统治者,应该“先有司,举贤才”。如《大戴礼记·主言》曾说: “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新序·杂事三》也说: “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说的都是这个意思。一言以蔽之:儒家所追求的“无为而治”,其实更是一种境界:把该做的都做好了,首先无需“治”,然后才可显得“无所可为”了。
    就拿三国的曹操与孔明来讲吧,先者视能力之强弱“给猴一棵树,给虎一座山”,而举贤授能,群臣分职;后者疲于应付,事必躬亲、事无巨细,官员无可历练。以至于后来曹魏多能臣,蜀汉无大将。所以,儒家所提倡的“无为而治”从根本上说这并非消极,而是积极有为的态度,与道家主张虚无清静,顺其自然的 “无为而治”思想是有根本区别的。换句话说:儒家的“无为而治”是个领导艺术问题;道家的“无为而治”则是个社会策略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银子 +360 收起 理由
异国跑堂 + 360 不错!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5-30 15: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虎子这篇可以拿来大家好好探讨探讨,写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15: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深奥 要慢慢深入了解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15: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虎虎


    我不敢妄下断言,但不得不说,虎子同志对儒家思想研究比较透彻,也非常推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16: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虎子也是孔子门生阿
孔老大的礼治,德治,人治都相当的牛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17: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家有一思想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我觉的儒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应是和道家的无为而治相结合的结果,因为那时是把天地道理运行放入人道规律发展的一种思想,所以儒家的礼治乃就是人人当学天地之道的造化,而运用到管理或生活上,这样一切都是符合天地至理,一切都应有序,自不用而治,统治阶级也自当无为..
尧舜禹时代,其实这个圣人而治之的时代,也是个权力的角逐的时代,舜辅助尧治理天下28年,随后尧把位置传给丹朱,而舜避而却成首,所以当时舜即位后却发生了三苗等部落的讨伐,而之后禹即位,把舜放逐到苍梧山而死,由此可见,所谓的圣人而治的时代仍是最高层权力的争夺时代,这点这些圣人所做所为和无为而治是有差距的吧,可见圣人时代也是被后世儒家文学所烘托的一个理想时代.拙见,拙见..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17: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识了独数的真正功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18: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异国跑堂
我害羞了,嘿嘿嘿....
我说的都是些个人的看法,可能会不对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19: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独数


你的回答,让我想起儒家理论里的一句话:天下唯有德者居之。中国自古流传的成王败寇,其实也是国人重视结果甚于过程的一个体现。

对一个皇帝,往往因为他治理天下很好,我们就对他有很高的评价,如果再爱民如子,那肯定就是有德之人了,很少或根本不去看他如何得到的这个王位,不管他是篡位甚或杀兄弑父,不管他曾经是否有德了。甚至会帮他们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去美化他们曾经的罪行。如果不幸没能成功,便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缺陷了。

似乎这句话很像“天下能居者必有德”。而那必既有可能是必须,也有可能是必定。

胡言乱语了,请各位海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19: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Emily8111
你说的对,这就是文人理想与现实事实的差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19: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独数


    若要推行自己的政治或人文主张,总得要位居高位,而权力社会总是有很多的鲜血和纷争。无论如何,在那纷争与成功之后,还能记得自己最初的理想的,也足应该得到我们的敬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19: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热闹了,
这独数兄弟好厉害,连这么冷僻的“天视...................”句都知道,厉害!厉害!
关于尧舜等历史问题就不赘述了,就独数的观点,在下想再补充一下。这句“天视.......”,中所提之天视、天听,其实因该理解为政治决策,结合孟子的话:“民为贵,社稷
次之,君为轻。”那么就是说,国家的兴亡首先就要取决于百姓,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 本,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了。这一段是儒家最为典型,最为明确的民本思
想的体现。这类语句在《尚书》中还有许多,比如:“民惟邦本,本固君宁。”等等。当然,有个概念必须要提出,“民”是一个集合概念,“民”作为一个集合的整体是贵
的,重于天视、听的,但“民”当中的每一个个体,普普通通的一介小民是不可能与统治阶层的重要性相抗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19: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先聊,我这破网不对了,一会儿上,一会儿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19: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思考传统文化的好贴一定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20: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圣人
老子想开发人大脑里未被开发的90%,失败了
孔子想开发人大脑里已被开发的10%,成功了
不过,未来世界应该属于老子思想为主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20: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虎虎
关于天听这句话,主要意思即是你所言孟子提的民贵,君轻这个主题.我之所以用这句话是从语句的组合中所提的 天 字.这就是从易经为核心所演化的一种文化表现,"人道的治理或人当应向天道规律学习,方能使社会如天地自然般有序",这点就体现在了道儒两家的无为而治的观点方面,这就是咱们中华文化的一个核心,所以才会有天听这句话的这种比喻,而不是说上帝听即民听...这是一种把天道运用到古代人道治理的一种核心思想,....
虎虎兄是明白滴,俺就在这补充一下俺的观点的,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20: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的思想是炼化人类的自然属性的理论
孔子的思想是炼化人类的社会属性的理论
任何阶级社会建立了具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中的官方是不可能采用老子的理论的,儒法一直是主流,所以,
还有一个人协助儒家发扬光大致使后世儒学更被统治阶级利用令其背叛原意,对封建社会影响很大,韩非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0 20: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继续啊,这个纯知识帖,我负责呐喊助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20: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累,终于又挤进来了。
声明下子~~~!某些同志发言了,说俺是崇儒的,其实俺也喜欢道学、没事也会看看佛经。嘻嘻,老子也好、儒家也好、抑或诸子百家都好,只要有用,有道理,我都学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20: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倒是donlin兄最近好像痴迷于道德经了,独数也算一个,有些许倾向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9-20 12:11 , Processed in 0.01369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