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83|回复: 9
收起左侧

我国夏商周三代主要青铜器物的简单介绍 四,水器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25 19: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为而治 于 2019-12-25 18:29 编辑

我国夏商周三代主要青铜器的名称、读音及其用途的简单介绍
水器
古人盛水的器皿。绝大部分是用于盥(guàn 音 灌 )洗,因此水器又被称为盥器。
大致可分为:
一,承水器
二,注水器
三,盛水器
四,挹水器
水器早在夏代就有,商代的很多器物一般都为酒器,也有与水器混用的,如:壶,盉。青铜水器主要流行的年代在西周,这与“沃盥之礼”的兴起是分不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5 19: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fǒu 音:否)
铜缶是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圆腹、有盖,身上有环耳;也有方形的。盛行于春秋战国。器身铭文称为缶的,有春秋中期的“栾书缶”和安徽寿县、湖北宣城出土的春秋晚期“蔡侯缶”。缶(fǒu)有尊缶与浴缶之别,尊缶是盛酒器,浴缶则是盛水器。
缶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打击乐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栾书缶 时代 春秋战国
栾书缶春秋战国时期的盛酒或盛水器,长期以来学术界一般将“栾书”青铜缶作为春秋中期晋国的器物来看待,视之为一件极具史料价值的珍贵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器光素无纹,器颈至肩下有铭文5行40字,由左而右,字皆嵌金,为栾书子孙祭祀祖先而作,但多年来习称栾书缶。器盖上亦有铭文8字。栾书又称“栾武子”或“栾伯”,是春秋时晋国大夫,执政14年,于鲁成公四年(公元前587年)将中军,卒于公元前573年。器上错金铭文字形规整,至今熠熠生光。错金技法创于春秋中叶,但此缶无论从器形还是字体看,都属楚国作风,故实际是后来入于楚国的栾书子孙的遗物。
“栾书”青铜缶器形似壶,小口,短颈溜肩,圆腹,矮圈足,圈足外缘有三个等距离的小长方形片状饰向外侧伸出,底部作十字形凸起。盖顶弧形,盖面内沿有三个等距离的小长方形微凸的卡。盖上和腹侧各有四个对称的环形耳,耳上有阴线的云纹。缶盖与腹表均有铭文。盖铭2行8字:“正月季春元日己丑。”腹铭错金5行40字:“正月季春元日己丑,余畜孙书也择其吉金,以作铸缶。以祭我皇祖,虞(余)以祈眉寿。栾书之子孙,万世是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栾书缶B 铭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蟠虺纹铜缶 时代 春秋
蟠虺纹铜缶为春秋时期的青铜器,高29、口径19.2厘米,1965年出土于湘乡大茅坪一号墓。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缶(fǒu)有尊缶与浴缶之别,尊缶是盛酒器,浴缶则是盛水器。此器作圆形,有盖,器身为小口,肩两侧有兽首环形耳的形制看,可能是浴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伯遊父缶 时代 春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双提链蔡侯朱缶
双提链蔡侯朱缶
春秋晚期,通高36.7、口径24.2、腹径45.7厘米,器肩部有铭文“蔡侯朱之缶”
湖北省博物馆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镶嵌龙凤纹铜缶 战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船纹青铜缶 时代 战国 吴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曾侯乙缶
曾侯乙缶 高124.5厘米、口径48.4厘米 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铜缶,也是东周时期最大最重的酒水器。
此缶盖上有4个环钮,盖用环链扣在肩上的龙形拱钮上。腹部有4个环钮,大概是供移动时捆绑绳索所用。缶的颈和下腹部饰有蟠虺纹组成的蕉叶纹,其上为3匝蟠虺纹,颈部有“曾侯乙乍持,用冬(终)”的铭文,表明它是曾侯乙王室所用
  这件青铜缶平底,鼓腹,盖上及腹部均有4个环耳,与盖上四环形钮相对,可用绳索系合,防止器内液体散溢。器表有涡纹、蟠螭纹、三角纹等数组纹饰带,花纹细密复杂且规整,其肩部有铭文两行:“曾侯乙作持用终。”该器重达300多公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5 19: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盉(hé 音 和)

此类似茶壶之水容器在古代的确实用途难以有定论。学者皆同意这种形状的器物是设计为倾注液体之用,但问题在于究竟为何种液体?水、酒,抑或水与酒调和之后的饮品?根据《说文解字》,盉是用于调和酱汁。然而,王国维与李学勤将盉归类于专为调和水与酒之器物的范畴。法国学者任淑兰(Maud Girard-Ges lan)则指出,这种在商代用来盛酒的器物,其功能到了周代演变成在洗手仪式中作为盛水与倒水之用。
陶盉早在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与龙山文化(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中即已存在,而首度以青铜铸成的盉要到二里头文化后期才出现。青铜盉出现在商代早期,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盉的形状较多,一般是圆口,深腹,有盖,前有流,后有鋬(pàn),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
    关于盉的说法有两种:
1. 酒器说  
提出这一创见性说法的是近代王国维先生,他所著《说盉》一文中根据端氏所藏殷时铜禁上所列诸酒器中杂有一铜盉,认为其是酒器,并指出盉“盉乃和水于酒之器,所以节酒之厚薄者也。”就是说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酒量来调节浓淡,使之既成礼又不为酒所苦。
2. 水器说
考古资料表明盉又常与盘配合使用,盘是盛水器,盉和盘配套行“沃盥之礼”,也就是用盉来倒水洗手,然后拿盘接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妇好盉 时代 商
妇好盉[hé]
通高38.3厘米,流长9.5厘米
弧顶,斜流,束颈,下体如鬲[
]古代炊具,样子像鼎,足部中空。牛首鋬[pàn],顶饰兽面纹,颈饰一周斜角云纹,三袋足分饰大兽面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人面盉  商晚
该器为大口宽腹圈圆足式,有盖,为具有龙角的人面形,两耳有孔,人面仰天巢上。器盖与器身连起来看,如同一个仰卧的人头,形态甚为奇异。器身显得较矮,在两旁近额处有两只兽面状贯耳,恰与人面双耳巧妙相对;另一个流(出水管);器底圈足边镂三孔,一孔在流之下,其他两孔分别在盖耳和贯耳之下,可用系深以系绳提携。在腹部和器盖的两角之间,主要饰有商代常见的龙纹,圈足上则铸饰云雷纹。这件形状独特,设计巧妙,装饰风格又殊为怪异的人面,为罕有之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亚盉 时代 西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鸭形盉 时代 西周
通高25.2厘米 长31.8厘米
盉与爵配套可以盛酒,与盘配套亦可盛水。鸭形盉以鸭腹为器身,背部开口,上面加盖,腹下铸柱状足,鸭首当流,鸭尾作鋬, 鋬上站立一小铜人,以其手足将器身与器盖巧妙地连为一体。盖沿与口下饰长尾凤鸟纹一周。盖内有阴刻铭文43字,笔画均匀,字迹清晰。铭文记述应国使者“匍”到氐这个地方探访邢国的国君邢公,邢公派一名叫的官员会见了他,并赠送给他一些礼物。后来匍用邢公所赐的铜做了这件盉,以作纪念。
铭文:“唯四月既生霸戊申,匍即与氐。青公事司史儿曾匍与柬麀贲韦两赤金一匀。匍敢对扬公休,用乍宝尊彝,其永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冉盉 时代 西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四足盉 时代 西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鸟形盉 时代 西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霸国鬲形盉 时代 春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 兽面纹龙流盉 时代 春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0 吴王夫差盉 时代 春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1 螭纹提梁盉 时代 春秋战国 吴越
螭纹提梁盉,战国,通高27、全长29厘米,盛酒器,造型别致,制作精良,有立兽19头、蟠螭56条,充分表现了越族文化的特色,浙江省博物馆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2 错金银鸟兽形盉 时代 战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5 19: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历史上最早6000年前就有陶壶的出现,但青铜壶始于商代,周代时器形渐趋成熟,东周时形制、纹饰愈加丰富。
青铜壶的形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变,主要表现在盖和耳两部位上。商代壶为椭圆形,低圈足,有贯耳,多无盖;西周壶有方椭圆形和长颈圆形二型,多为带高阶的圈足,贯耳少而兽耳衔环居多,开始出现波纹形捉手;春秋壶多扁圆,椭方形,常以伏兽为耳,多以莲瓣为饰;战国壶则又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例如足作伏兽形、腹两侧多为铺首衔环等。形制的多样性为青铜壶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妇好壶 时代 商
妇好壶
高50.9厘米,口长20.2厘米
通体布满瑰丽的多层纹饰。分为五段:口下饰兽面纹,两侧各有一龙;颈部扉棱两侧各饰两龙纹,颈下饰大兽面纹,两侧有足和上竖的身尾,但与兽面纹分离。其下扉棱两侧各有回首状的龙纹三条;腹部饰大兽面纹,两侧各有一倒立龙纹。圈足饰龙纹,两面各二龙,头朝向扉棱。两面纹饰雷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小子省壶 时代 商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颂壶 时代 西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父甲壶 时代 西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芮伯启壶 时代 西周 芮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兽面纹提梁壶 时代 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晋侯臣斤壶 时代 西周 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鲁侯作一铜方壶 春秋 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 嵌赤铜鸟兽纹铜壶 春秋 代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0 莲鹤方壶 时代 春秋 郑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1 洹子孟姜壶 春秋 齐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2 春秋莲瓣盖龙纹壶
春秋中期  高76.4厘米,腹径39.5厘米
盖顶微隆,中鞅饰龙纹,口沿处有一圈外扩的莲瓣形,内中为细密的透雕龙纹,盖沿饰变形龙纹。广口长颈,鼓腹下垂,圈足。颈部两侧有回首龙形耳,龙首有华丽的双角,龙齿卷曲外露,躬身卷尾,自颈部至腹部,装饰四层花纹。上面两层为卷龙纹,由两百年凸起、中间内凹的宽条构成;下面两层为相互纠缠的交龙纹,构图复杂而写实。圈足为镂空的龙纹。此壶形体雄伟,纹饰繁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3 蔡侯莲瓣盖方壶 春秋 蔡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4 伯斿父壶 时代 春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5 春秋晚期嵌红铜画像铜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6 立鹤壶 时代 战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17 鸟盖瓠[hù]壶   时代 战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8 令狐君嗣子壶  时代  战国 韩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 魏公扁壶  时代 战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 鱼形壶  时代  战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1 蟠虺纹长颈铜壶  时代  战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5 19: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盥洗器,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庄子·则阳篇》:“灵公有妻三人,同鉴而浴”,可见大鉴用来沐浴,鉴 还是盛冰器。人们常用鉴盛水以照容,因而,古代也称镜为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吴王夫差鉴  时代  春秋 吴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蟠龙纹鉴  时代 春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曾侯乙鉴 时代 战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5 19: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léi 音 雷

罍是中国古代大型礼器,早在二里头瞎文化晚期便有出现。罍一开始是盛酒器,后逐步变化为盛水器,罍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罍体量略小于彝,罍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出现于商代晚期,而圆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从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渐由瘦高转为矮粗,繁缛的图案渐少,变得素雅。
圆形罍造型为敛口,广肩,丰腹,圈足或平底;肩部两侧有两耳或四耳,耳作环形或兽首形;下腹部一侧有穿鼻。方形罍多为小口,斜肩,深腹,圈足式,亦有少数为平底;有盖,盖作斜坡式屋顶状;下腹近圈足处亦有穿鼻。罍的器身一般都满饰花纹,常见纹饰有饕餮纹、龙纹与蕉叶纹等。其衍生式样有:方体小口圆肩平底式、方体小口圆肩圈足式、方体高颈狭圆肩高圈足式、大口短颈广肩低体平底式等。繁缛的花纹配以厚重的胎体,显得深邃神秘,凝重大方。

皿方罍

皿方罍

1 皿方罍 时代 商晚
商皿方罍(léi),商代晚期铸造,属酒器中的盛酒器一类,因器口铭文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被称为“方罍之王”。该器于1922年被发现,器盖于1956年由湖南省博物馆保存至今,器身流至国外。2014年3月19日经多方沟通和协议,皿天全方罍于6月14日回归湖南长沙。
商皿方罍原器身通高63.6厘米,器盖通高21.5厘米。该器形体高大、富丽堂皇,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堪称“方罍之王”。
器盖两行八字:
“皿而全乍沱(作)
父己尊彝
器身三行五字,铸在口缘内领壁上:
皿 乍呦(作)

父 彝”
这段文字中祎,“皿”是器主族氏名,“而全”才是器主名字,“己”,是器主“而全”先父受祭拜的庙号之名。皿是商周时期的一个很有影响的大族,1977年陕西陇县韦家庄发现了一件皿氏族人的青铜簋,年代与皿方罍相同。这件簋出土于一座西周贵族的墓中,其主人与皿方罍的主人,显然是同族人,“而全”与他的父亲当是商周之际,身负某种使命来到湖南的周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亚方罍 时代 商晚期
亚方罍,商代(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晚期青铜器,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宽:37.6cm 重:20.8kg 罍方体,方口,有盖,直颈,肩部两侧各有一兽首衔环,鼓腹,正背两面各有一浮雕兽首,腹部正面下方有一兽首鋬,方圈足外撇。盖、颈、腹、足上均有8条纵向凸棱,盖作屋顶形,顶上有一钮。钮、盖、腹部饰兽面纹,颈、肩、足部饰夔纹。
盖、器有9字对铭,盖铭2行,器4行:亚(音酗)者(音司)以大子尊彝。
铭文大意是:为祭祀历代先王后妃及太子而做该器。“亚”是做器者的族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亚丑罍 时代 商晚期
高42厘米,口径13.4厘米。
圆盖,直口,丰肩,深腹,圈足,两兽耳带环。周身布满花纹,纹饰较平。盖、腹部多饰涡纹间以四瓣花纹,正面腹下部有一穿系用的兽首钮。器盖和器口均有族徽。盖内铭“亚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西周淊御史罍 时代 西周
淊御史罍是西周时期的一个青铜器。
高:33.3cm,宽:36cm,重:9.9kg。
罍口内有铭文5行19字:
“淊御史作尊罍。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
永宝用享。”
记淊地的御史自做此罍,祈望万寿无疆,子孙后代永宝用此罍。
此罍平沿,斜肩,肩上有兽首衔环双耳,腹斜收。颈饰窃曲纹,肩饰涡纹间变体夔龙纹,腹饰蕉叶对夔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西周霸国霸伯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西周圆涡纹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战国兽耳罍
战国兽耳罍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青铜酒器,1933年在安徽省寿县楚王墓中出土,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衔环动荡,造型奇异,风格清新,完好无损,是一件战国时期少见的青铜艺术品,现珍藏于安徽省博物馆。该罍为圆口、直颈、广肩、鼓腹、圈足,高30厘米,口径23.5厘米,腹围124厘米,足径22.5厘米,重9.6公斤,两侧有对称兽耳衔环,腹部饰模印羽纹(有称云纹),罍体较矮胖,是一件大型盛酒器,在造型结构和花纹装饰上,大胆地改变了昔日复杂形体与面目凶恶的纹样,而成为端庄大方、纹饰简洁和风格清新的具有东南文化特征的青铜艺术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战国邳伯罍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高28.5、口径21.4、腹径36厘米
束颈广肩、圆腹平底,兽耳衔环。自上而下分别饰窃曲纹、蟠虺纹和垂叶纹。口沿铸铭文一周,凡29字,内有“邳伯夏子自作尊罍”字样。“邳”,古国名,地本在薛,后迁江苏邳县;一说在下邳,后迁于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5 19: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盆)
青铜盘在商代就有,但作为水器,与匜配合使用则流行于西周中晚期,直至战汉,这与西周推行礼制是分不开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有“奉匜沃盥”的记载,沃的意思是浇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奉匜沃盥”是中国古代在祭祀典礼之前的重要礼仪。沃是自上浇下的意思,而洗手曰盥。沃盥所使用的器物:一个承接的盤,和一个注水的匜,以匜自上浇水,仰掌澡手受沃,而弃水下流於盤中,称为奉匜沃盥。侍者以铜匜盛满水,器口向下浇水沃手,以铜盤承接沃手的弃水。铜盤、铜匜是一组沃盥礼器。
战国以后,礼崩乐坏,沃盥之礼渐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妇好盘  时代 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妇好盘B 拓片

妇好盘商代后期高13,口径36.6厘米,重5.9千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虢季子白盘 商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虢季子白盘 铭文拓片

虢季子白盘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商周时期盛水器,晚清时期出土于宝鸡,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镇馆之宝。
盘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为圆角长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两只衔环兽首耳,口沿饰一圈窃曲纹,下为波带纹。
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
虢季子白盘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 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造型奇伟,酷似一个大浴缸,作长方形,直口,方唇,腹壁斜下内收,微鼓,四壁各置一对兽首衔环耳,四足作矩形,器口缘下部周饰窃曲纹,腹部环饰波曲纹。盘口呈圆角长方形,四面各有两个兽首,口中衔环。
铭文共八行一百一十一字,铭文记述了周宣王十二年(前816)虢季子白在洛
河北岸大胜猃狁(匈奴的先祖),杀死五百名敌人,活捉五十名俘虏,宣王举行隆重的庆典表彰他的功绩,赏赐了马匹、斧钺、彤弓、彤矢。虢季子白专门制造此盘来纪念这件事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墙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墙盘铭文拓片

墙盘,西周铜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因墙在周朝做史官又被称作“史墙盘”,1976年出土于陕西扶风(今宝鸡市扶风县),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墙盘型巨大,底部铸有铭文284字,腹和圈足分别饰凤纹和兽体卷曲纹,雷纹填地,圈足有折边。铭文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恭)七代周王的功绩,后段记叙微氏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亚祖、文考和做本盘者自身六代的事迹。
墙盘所记述的周王政绩与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中的内容非常吻合,关于微氏家族发展史部分的内容则并不曾见于已知的文献,填补了西周国史微子家族的一段空白,属于重要的历史资料。
整体通高16.2cm、口径47.3cm、深8.6cm,盘腹外附双耳,腹部饰垂冠分尾凤鸟文,凤鸟有长而华丽的鸟冠,鸟尾逶迤的长度,为鸟体的二至三倍,延长部分与鸟体分离,凤鸟纹在当时象征着吉祥,是西周时期最为流行而且最富时代特征的纹饰。
墙盘内底部铸刻有18行铭文,共计284字,记述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重要史迹以及作器者的家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最长的一篇铜器铭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散氏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散氏盘铭文拓片
散氏盘,又称夨(cè 音 测)人盘,西周晚期青铜器,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清乾隆年间出土于陕西凤翔(今宝鸡市凤翔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盘高20.6公分,腹深9.8公分,口径54.6公分,底径41.4公分。
圆形 ,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间以兽首三,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记述地是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散国位于陕西宝鸡凤翔一带,西北方与夨国为邻。青铜器断代上一般将散氏盘定为周厉王时期器物。
《散氏盘》以长篇铭文及其重要史料价值而著称。内容为一篇土地割让的契约, 记述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 并详细记录田地的四至及封界, 最后记载举行盟誓的经过。它是研究西周土地及其管理制度的重要史料。
《散氏盘》所述为西周后期厉王时期的事件。西周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 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由原始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发展演变而来, 其基本特点是实际耕作者对土地无所有权, 而只有使用权。商时已有文字记载, 西周时盛行。《散氏盘》铭文记录的就是两国之间的土地赔偿、交割的全过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 西周附耳圈足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0 西周休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1 西周斜角云纹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2 凤鸟纹盆 时代 春秋霸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3 子仲姜盘 时代 春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4 者尚盘 时代  春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5 蟠龙纹盘 时代 春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6 蔡侯申盘 时代 春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7 战国立鸟铜盆 时代 战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5 19: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匜(yi 音 疑)
青铜匜是先秦时期重要的礼器之一。匜的雏形起源于商代的酒器觥(音:公),到了西周才演变成盥洗用的水器。匜一般与盘搭配使用。从形制上,最早的匜都比较接近兽形、随着沃盥之礼的崩坏,春秋晚期的匜逐渐没落,至战国晚期器型越来越接近瓢,流管也被当做柄来使用,这时期的匜多平底、无扳且容积量变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刘公匜 时代 商晚至西周早期
刘公匜正式名叫“螭[chī]纹铜匜”,经鉴定属春秋时代之物,为礼器之一,用于沃盥——为客人洗手所用。刘公匜不大,是中国迄今所发现青铜匜中最小的一个,虽小却相当精致,三只足上饰有变形蟠螭纹。蟠螭纹是商周时青铜器上流行饰纹之一,除了蟠螭纹,还有饕餮纹、凤鸟纹、龙纹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龙纹匜 时代 西周早期
通高19.9厘米,口长径40.8厘米,口短径28厘米,腹深10厘米。
该件青铜匜通体青绿锈,整体呈瓢形,前有短流,略上扬,流口下有小乳突。流与腹无间隔。尾部有环形鋬,上面扇形上饰有云雷纹。圜底,下置三蹄形足,两足在前,一足在后。口沿下饰一周龙纹。经鉴定,这件龙纹青铜匜时代为西周时期,为国家一级文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朕匜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朕匜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朕匜C 铭文拓片
青铜朕匜
朕匜是属于西周中期的盥洗器,椭长形,四足,前有注水的流,后有兽首鋬,平盖,口沿饰窃曲纹一周。通高20.5厘米,腹宽17.5厘米,腹深12厘米,重3.85公斤。收藏岐山县博物馆。器内底和盖共铸铭文一百五十七字,器铭和盖铭连读,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篇诉讼判决书,不仅记载了有史以来最早的民告官案件,也记载了第一次法官受贿的情节。被誉为中国“青铜法典”的美称。
青铜朕匜记载的铭文大意是:西周某年的一天,一个叫牧牛的人,将他的管理者朕告了,“审判长”伯扬父处理这件民告官案件时,认为牧牛胆敢同管理者打官司,要定罪为诬告,判决他要送5个奴隶给朕,为惩罚他的诬告行为,要打他1000鞭子,还要在他脸上刺字,一世只能用黑巾蒙面。后来,牧牛为了减轻惩罚,就送了3000锾(相当于汉代2000两银)给伯扬父,于是伯扬父就改了判词,改判为只打500鞭,不用刺字,2000两就作为罚金入了伯扬父的口袋。判决书还要牧牛立誓,以后不能再上诉。如果朕要告牧牛的话,那就只能恢复受贿前的惩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夷曰匜
夷曰匜
西周中期前段 尸曰匜(夷曰匜)
通高19.6、流至鋬长21.3、口宽9.7厘米,重2.681公斤。
体呈方形,腹壁较直,近底时圜收,有子口,口的一侧有宽流槽,对应的一壁有兽首鋬,下有四柱足,盖作折沿隆面,向前伸出虎头形以遮流槽,脊上有双头兽钮。口沿下饰云雷纹填地的蛇纹,盖的虎颈饰鳞纹。
铭文字数,内底铸铭文6字
铭文释文为尸(夷)曰乍(作)宝□(尊)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叔上匜  时代 西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叔上匜B 铭文拓片
叔上匜,高16.8cm,宽28.6cm,重1.86kg。此匜宽流,曲口,鋬作夔龙形,口衔匜沿作探水状。器腹饰兽带纹。匜的前两足上部饰兽首,后两足上部作兽尾形。叔上匜铭文拓片
匜内底有铭文5行33字:
唯十又二月初吉乙巳,郑大内史叔上作叔妘媵匜。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之。
记在十二月第一个吉日乙巳这天,郑国的大内史叔上为其女叔妘做了这件陪嫁用的匜。祈望她万寿无疆,子孙后代永宝用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 子行匜 时代 西周晚
齐侯子行匜年代为西周晚期。通高21.5厘米,重4.7公斤,兽身饰重环纹。器身呈瓢形,下有四只兽形足,兽头顶器底,卷尾触地。口沿外壁饰窃曲纹,腹饰瓦纹。匜底内铸铭文三行15字,曰“齐侯子行作其宝匜,子孙孙永宝用享”。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虽是大国,但迄今为止明确铸有“齐侯”的青铜礼器数量很少,因此该匜弥足珍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0 叔五父匜 时代 西周晚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1 三足提梁虎头匜 时代 西周
西周时期的三足提梁青铜虎头匜,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长23.5CM,宽12.3CM,高15.5CM,重1045.2克。造型威猛端庄,虎形提梁,流作咆哮的虎头状,虎目圆睁,体似圆瓢,深腹,下承一对有蹼的足。尾部下有倒置的小虎支撑,呈三足鼎立。颈部和腹部一周满饰高浮雕蜷曲蟠龙云雷纹带,间以乳钉凸起,围腹排列【乳钉纹】,为西周时期纹饰的典型特征。脚蹼用圆点羽纹,涡纹和鳞纹做填纹,极为精美。匜的前端部装饰成咆哮状虎头,足被装饰成雄鹰的爪。整体造型是咆哮虎头和猛禽鹰爪的完美组合,呈现出虎啸鹰击的王者气势,象征着王侯公爵的权利和威严,具有典型的中原北方特征。此匜军事色彩过于浓厚,推测应为西周时期战争祭祀典礼中君侯使用的重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2 云雷纹青铜匜  春秋·楚(公元前770—前476年)
「高14、通长27、通宽20cm」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此匜敛腹,无足,匜的流上部与鋬上部兽首均铸以镂空的蟠虺饰,一般认为此种镂空装饰以失蜡法铸成。失蜡法,即以低熔点的蜡为原料制成蜡模,外敷铸范材料,后加热铸范将蜡化去,形成空腔铸范,再浇入液态金属,冷却后得到与原始蜡模相同的金属铸件。一般认为失蜡法的发明出现在春秋时期,是青铜器铸造工艺的又一次巨大飞跃,为铸型更为复杂的青铜器件提供了技术支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3 工吴季生匜
工吴季生匜,春秋,长28.7、腹宽22.4、高16.1厘米,内底有铭文9字,盱眙博物馆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4 鸟形匜  时代 春秋 燕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5 变形交龙纹匜  时代 春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6 兽首流匜 时代 战国早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7 战国人物楼阁青铜匜  时代 战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8 战国蛙纹匜
高:11.5cm,宽:22.4cm,重:0.68kg。
战国前期盥洗浇水用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匜一侧有兽头形流,兽双目上视,侧立耳,阔口方便泄水,兽头顶部饰有蛙纹。另一侧为屈舌兽首鋬。宽腹上部仅饰一周以双线勾边的三角纹带。圆底下有3只兽足。此器造型独特,构思巧妙,特别是器流的造型极具创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 曾侯乙匜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 曾侯乙盘匜  时代 战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5 19: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yu 音 于)
古代盛水或饭食器。其状似附耳簋,圆腹,侈口,二附耳,圈足。也有个别方盂。出现于商代晚期和西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父丁盂 时代 商
此盂直口,平唇甚宽,自中腹以下圜收,下承高圈足,气概恢弘。唇下饰龙纹带,其间均匀浮雕四龙首,间以觚棱,下衬云雷纹,浑然天成。器腹饰以百乳雷纹,底纹细腻,乳丁敦厚。圈足亦饰龙纹,以觚棱相间,云雷纹为地。全器端庄典雅,属庙堂重器。盂腹内铭文“父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父丁盂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尚盂 时代 西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匽侯盂 时代 西周
匽侯盂,西周,盛食器,1955年出土于辽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山嘴子镇海岛营子村(时属热河省凌源县),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盂高24.3厘米,口径33.8厘米,足径23.3厘米,盂口内壁刻有“匽侯做饙(fēn)盂”5字铭文。证明了西周初年辽宁一带在燕国封地之内。
盂侈口、深腹、平底、圈足,圈足下缘有宽边切地,两附耳上部有横梁与器身相连。盂体纹饰精美,通体以云雷纹为地,布满夔风纹,鸟头像龙首而凤冠逶迤下垂。匽侯盂所施的夔风纹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华丽的长冠凤纹,显示了器主身份和地位的尊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匽侯盂 铭文

第四篇 水器篇结束,下一篇 酒器篇 待续~~~~


5 匽侯盂 铭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01: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4-12-1 01:07 , Processed in 0.01349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