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harbourhu
收起左侧

我在Monty的日子(系列,已连载完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22: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rbourhu 于 2010-7-12 09:35 编辑

回复 135# harbourhu

      那几天因为刚回国的缘故,我晨昏颠倒,白天恹恹欲睡,夜间神采奕奕。大好晴空,睡非其时,自然失眠,再加上Jordi叽哩哇啦不知所谓的搭讪,于是我只有眯着眼主动窥探,竖着耳被动聆听。

      人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窥私欲,从黄口小儿直至遗黎故老,一概无法免俗。有史以来,有关偷窥的逸闻趣事,历朝历代也都有参差不齐的记载,而其中堪称将“偷窥文化”升华至艺术极致的,个人认为莫过于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和北宋词人周邦彦的《少年游》了。大家不用Google,且看我娓娓道来。

      前几年CCTV8曾经播放过讲述民国豪门情事的电视连续剧《金粉世家》,音乐人三宝创作的主题曲《暗香》于我是余音绕梁,弦犹在耳,立马让我折服。《金粉世家》改编于张恨水先生的同名小说。张恨水本名心远,代表作有《啼笑姻缘》。话说他小时读了那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南唐后主李煜的《乌夜啼》后印象颇为深刻。《乌夜啼》是这样写的——

      林花谢了春江,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年轻时张心远追求大作家冰心未果,便拾来古典忧郁王子李煜的牙慧,更名为恨水。

      韩熙载“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李煜继承皇位后,不喜欢录用北方人做官,年轻时立下“江左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豪言壮志的韩熙载因此被李煜弃置一边,自古文人相轻,写下千古名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宰相冯延巳记恨他的耿直谏言,屡次在后主面前诬告韩熙载,韩熙载更是不得重用。他干脆躲在家里沉溺于声色犬马,当然其中也有避国家入相以待时机的用意。李后主“命闳中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之,故世有夜宴图。”顾闳中藏在屏风后,窥视筵席中发生的每一个细节,忠实地记录下韩熙载在府中不拘名节私宴结交世胄狎妓寻欢的场景,同时也为后来历史学家提供了大量当时舞蹈、音乐的研究素材。这是其一。

      其二,北宋文人周邦彦与宋徽宗同时爱上京城名妓李师师。当时的郑州人张端义在《贵耳集》(类似于记载名人八卦的书籍)中如此记叙——

      一日,周邦彦先到,正与李师师把玩嬉戏得紧。谁料宋徽宗也乔装改扮后脚赶到,周邦彦躲闪不及,便藏身于床第底下,亲眼目睹宋徽宗是如何享受与李师师的二人世界的: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前半部分是我们所熟知的温存片段,剥橙的纤纤玉手在他生花妙笔下显得如此别致,想来李师师读后一定是又羞又喜。我觉得写得更妙的则在下半部分,周邦彦将宋徽宗与李师师在临别前留与不留间犹豫踌躇的心理幽微写得精采绝伦,一松一紧,一擒一纵,尽在二十五个小字间铺陈开来。

     《贵耳集》还添油加醋地对此进行了一番传奇化的加工——据说,这首词后来传到正在宫中赏阅歌舞的宋徽宗耳里,徽宗怒向胆边生,要杀了这个敢偷窥自己私会名妓的文人骚客,幸得佳人从中斡旋,改让周邦彦再作词一首,即我们熟知的《兰陵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度。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惭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该词将宋徽宗的虎须捋得相当惬意,周邦彦因此获得赏识,得了官衔。话说回来,张端义收录的尽是乡间田塍口口相传的帕帕垃圾风格花边小事,只当博尔一笑,不足为信。

      另外,熟读《水浒》的看官应该对宋江欲通过李师师的关节请求宋徽宗下旨招安的情节不会陌生,七十二回《柴进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里,施耐庵把宋江等人如何偷窥宋徽宗的场景也做了一番大而化之的叙述,“从地道中来至后门”的宋徽宗进了李师师闺房,“宋江等都未出来,却闪在黑暗处,张见李师师拜在面前,奏道:‘起居圣上龙体劳困。’只见天子头戴软纱唐巾,身穿滚龙袍,说道:‘寡人今日幸上清宫方回,教太子在宣德楼赐万民御酒,令御弟在千步廊买市。约下杨太尉,久等不至。寡人自来。爱卿近前,与朕攀话。’”

      由此看来,偷窥在咱们的文化里算不了见不得光,在文人骚客的笔下,反而有了别样的情趣。

      有了这个心理安慰,假寐的我窥私欲一时膨胀,心下打算看Jordi是如何与女司机嬉闹搭讪的。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8 00: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持续!好奇心起!
期待下回分解!
哈勃兄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8 01: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周邦彦,幸与不幸未可知,但那一夜,杯具呀!

harbour兄给自己的偷窥找了个这么伟大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不佩服都不行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8 01: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不是,弄的我心痒痒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8 01: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4# 异国跑堂


    你回复我哪句话的?心痒痒为哪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8 01: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 ?? ?有了这个心理安慰,假寐的我窥私欲一时膨胀,心下打算看Jordi是如何与女司机嬉闹搭讪的。
艾米莉,我是指这个,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2: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rbourhu 于 2010-7-8 23:18 编辑

回复 141# harbourhu

      Jordi自忖无法与司机少妇畅快沟通,眼神像个钟摆始终在我与少妇之间摇摆游离,看我时是委屈无助的,看少妇时则是自信殷勤的,两种神情循环往复,游移交替,而我愣是一副旁观者清的态度佯装闭目。

      他狠狠地搓了搓手,右手食指挠挠额头,变戏法似的从裤带里挑出一根万宝路烟,身子九十度噗地朝少妇方向回转,做了个借火的手势。我为Jordi的急中生智由衷敬佩,因为他是从来不抽烟的,难道他事先就有预谋,上车前就准备好了搭讪的道具?

      少妇嘿嘿地摆摆手,意指没有火机,正中下怀的Jordi一个转身把我小心翼翼推醒,朝我挤眉弄眼,又向少妇的方向呶了呶嘴,右手晃了晃烟,我一副无辜的装傻不配合的表情令他无可奈何:你知道我不抽烟的。他咧咧嘴,左手掌往右上臂使劲一搁,做了个要激怒我的手势。我没理会,耸了耸肩,打了个长长的呵欠,继续合眼。

      他双手比划了一会儿,向少妇指指我,摇摇头,把烟从车窗扔了出去,乐呵呵地看着少妇,生硬的英语从他口中一字一顿地迸了出来,意思是说:很高兴认识你。

      我幸灾乐祸地看他怎么续下文,少妇可能也和老外接触得多了,能拾掇几句英语常用语:Me, too.
一路上,他俩连猜带比划地也交流了好长时间,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益。

      我心里直怪上帝,为了阻止人类巴别通天塔的修建,暗暗修改了人类的通用语,使得异国恋情在强大的语言障碍面前顿时变得灰头土脸无限尴尬。电影《Babel》其实讲述的就是类似的这种尴尬和无助,分处于四个国家的一群主人公看似毫无关联,却又因为某个偶然事件而藕断丝连,他们为各自的困境而或迷惑、或惊惶,最后都深感无能为力,全球化背景下的地球村居民依然要面临着当年巴别塔计划招致的上帝惩罚,过去有,现在正在发生,将来依然不会消失。

      车子停在了高速路上的某个服务区,关了空调的车子登时成了高温屉笼,我没法再装下去,不得不凑了份子钱买了“五芳斋”粽子加入了他俩的行列。心里对技师扬起无限同情,我伸伸懒腰,要为他俩之间的调情当仁不让地扮演电灯泡角色,同时也得识趣地在某个水到渠成的时刻佯作睡觉状,不再扮演名义上的灯泡。吃完饭的间歇,我脑子里假想推演了他俩在相识相熟后的万千种场景,却唯独没有猜透少妇默许技师搭讪的真正用意。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8 12: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玩儿,弄得我这对别人一点儿好奇心都没有的,都来了追寻下去的欲望。是故事太精彩,还是我本来也是个三八婆呢?纠结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2 09: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8# Emily8111

其实每个人都有你这样的好奇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2 09: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4# 异国跑堂

心痒痒啦,找个MM帮你挠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2 09: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9# harbourhu


    那...我心稍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2 10: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rbourhu 于 2010-7-13 08:16 编辑

回复 147# harbourhu

      因为我的介入,司机比刚才略显拘谨了,而Jordi相当激动地十分有力地握着我的手,要是我们俩背后都有一面红旗的话,恐怕是有那么一点朱毛井冈山胜利会师的气势。我善解人意地拍拍他的肩膀,朝他会意地笑了笑。西班牙人夸张地扬了扬眉毛,狡黠地笑着。

      双方交谈马上就上了道,省略了之前苦思冥想揣摩彼此心思的过程。谈到后来,Jordi直截了当地告诉司机:自己在巴塞罗那有三处私有房产,至今独身,且对人专一。西班牙人有三处私有房产是不假,他父亲是退休了的国家警察,公务员嘛,生活水准自然居于当地平均水平的中上,在郊外海滨小镇置地买了别墅,而后自己又买了两套房产;说独身,只是说他从来没领过证而已;对人专一,无非是对他每个女友都很专一(我俩私交不错,所以多少知道一点儿),嘿嘿。要是去了工作时的职业打扮,他是有那么一点玩世不恭花花公子的气质。

      听后,我明显感觉到司机再和西班牙人说话时,有那么一点味儿——每到Jordi问女司机时,女司机总是不经意地下唇稍往外翻,运口气把贴在额头上的几绺长发吹起老高,而后微微颔首,不自觉地右手将长发往后拨,越往后,这种不经意的动作越发频繁。这兴许是女人在意自身形象下意识流露出来的肢体语言吧,我惴惴地臆测着。

      很明显,西班牙人已经完全占据了双方对话的主动权,有些得意的Jordi挪了挪驾驶座上方的小镜子,朝我兴奋地挤了挤眼,而后小幅度地咧嘴一笑,一股Casanova的“邪气”向我扑面而来。

     到杭州富阳了,我们收拾好行李准备下车。女司机找钱的同时,问了我Jordi的联系方式。征得Jordi的许可,我把他的西班牙漫游手机号给了她。

     西班牙人的心思很明白,不过是在异国他乡幻想着能来一场艳遇,双方若能情投意合来个一夜欢愉,皆大欢喜。女司机似乎是有别的意思,她着了魔似的每天拨打我的手机,想证实西班牙人说话的虚实。因为是别人的私事,我通常也就是轻描淡写地敷衍几句。到后来,女司机向我坦露她的想法:有老公,但是家庭生活仅仅是比温饱好些,她本人打算出国,前些年想办去法国的服装厂的劳务输出,但听说很辛苦,于是想找其它途径。Jordi要愿意,她不介意可以跟着他来西班牙,也算出国,总比在国内这样不上不下的好。末了,她向我打听如何办签证来西班牙,甚至是如何与西班牙人办结婚的问题。

     这类事情,我以前也听了一些。国内同胞似乎很难了解到国外生活的另一面————媒体的误导性宣传、回国同胞们出于面子心理的报喜不报忧、来华的一些“洋垃圾”的自我美化,使得同胞们固执地将国外生活想象得异常美好,罔顾旁人善意的劝说。

     女司机想着能和西班牙人结婚,过上一种梦寐许久的生活,这更多的是一厢情愿的幻想。我一五一十地告诉她在西班牙生活并非如她所了解到的那样轻松惬意,她固执地说已做好一切心理准备,对我的好意她并不领情,言语中反而有责怪我是“酸葡萄”心理的意思。后来,我明白过来,她打电话给我,只是想从我的话语里得到对她想法的肯定,并期待能得到我的帮助。

     几个月后,Jordi告诉我,要到他手机号的女司机在电话里嚷嚷着要和他来西班牙,要和他结婚,他吓坏了,不堪其扰的Jordi只得更换了手机号码。我揶揄他,还想再到中国找艳遇吗?

     他邪邪地笑而不答。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2 15: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2# harbourhu


    来西班牙以前,我从来不知道国外的中国人如此形形色色,也不知道国内有很多人寻找各种途径出国,出国之前,觉得自己出国的过程很难,出来后发现跟其他人比起来,我简直就是捡到了天上掉的馅饼。但有些出国方式我是十分百分地不认同,我想不出,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出来过现在这样的日子。。。

   人各有志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2 16: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3# Emily8111

没出过国的不想在国内做“二等公民”,削尖了脑袋要出去,出去以后,人在屋檐下,也不知道过得啥生活,还不如国内处境的三分之一。没有了追求,只有泡在赌场里才能找回人生搏杀的一丝快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2 20: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4# harbourhu


    没有追求----也是我对这里的很多人的看法,可是,在这里,追求似乎和国内都不一样了,打工,攒钱,开个店,当老板,似乎都算有追求的人了,当然,我接触的人还是太少了。

   关于你文中说的“对我的好意她并不领情”一说,我颇有些感触,我出国的时候,推荐我的师兄一直跟我说让我不要着急,把数学和编程的基础打好再出来,他说出国的机会很多,不急于一时,但我曾经小心眼的认为因为他出来了,他看得更远了,所以这么跟我说,但他并不知道我的苦处与现状,当我现在有他一样的想法了,当别人再让我给出是不是出国的建议的时候,我虽然实话实说,但我不会多说,因为我知道,多说无益,什么事情只有经历过了才会知道,尤其带着神秘面纱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2 23: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热闹啊,一回来就有的看,哈勃兄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13: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rbourhu 于 2010-7-14 09:09 编辑

回复 152# harbourhu

      这并不是说我们缺乏发现真相的能力,而是我们不愿了解这些事实,我们怕这些事实会造成我们良心的负担,我们宁愿让良知沉睡,假装不知道。

                                                                       ——————《地球公民》中文版第七章

      深圳,午夜,雷声闹哄哄的,大雨的前兆。风忽然大了起来,街上的灰尘全飞到半空, 风带着雨星,四下乱撞。突然,白亮亮的雨点落了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尘土四处暴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挟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这让刚从“本色酒吧”里因喝了二十来支喜力啤酒的踉跄趔趄出来的Jordi与我都不由自主猛打了个激灵,人一下子清醒了。

      街上没有任何遮挡的行人四下寻找避雨暂歇处,“本色酒吧”的霓虹招牌在雨瀑中显得黯淡无光,出租车几乎没有空的,从我们身边飞也似地驰过,掀起不小的水花,让我们周身更湿了。不一会儿,像是从地底下钻出来似的,我俩旁边一下子聚拢了一群人,尤以姑娘居多,短裙裾在大风中丝毫不理会女主人的羞涩,酣畅淋漓地飞扬着,我贪婪地借着眼角余光小心翼翼地窥伺着这幕美景。Jordi的眼神则近乎放肆,不时还应和着姑娘们礼貌的微笑。专一的男人,对任何女人都很专一的男人。我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撇下他,冲向街道,及时地拦下了一辆有意揽客的出租车,我朝Jordi吹了个口哨,摆了摆手,他恋恋不舍地收起视线,三步一回头地小步快跑钻进了小车。

      我们住在龙华,福田到龙华还有好长一段路。司机大口大口地吸着劣质烟,不时咳嗽着,发黄的右手中指向我宣示着他是一位顽固不化的老烟鬼。车里飘出的是我们小时耳熟能详的侯德健的声音,粗糙沧桑的不加任何修饰——“天地之间,五千多年,花谢花儿开,放过五千遍。太阳下山,太阳上山,日日夜夜,黑白多少年。多少黑白夜,多少岁岁年,我们老祖先,经营到今天。不变的天,一样大地,天和地之间,我们永永远远。” 没有矫情,没有呻吟,歌声里不露痕迹的真诚流露,把我一下子拉回了八零年代。

      我的童年,是在浙中小城度过的,三面环山,地狭土肥,其民殷庶。“地宜种秫,八婺醑醅之赀多取给于斯。岁无积谷,熟则出粜,舟运邻壤”,史上一直以来少有灾荒歉收的记载,过去交通闭塞,几乎与世隔绝,让祖居于此的人们沉溺于“不为商贾、技艺,轻去其乡”的生活而怡然自乐,为温饱安定的生活而自满,不愿负笈离乡,不思进取,有句地方名谚叫“三天不见壶山就要哭”,很形象地说明了当地人狭隘的乡土意识。

      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也就是刚起了个头,素来僵硬保守又刚悍犷猛的民风也一点点儿的开始有了豁口,历来对外来新生事物格外抗拒的乡民们诚惶诚恐地探出头来迎新纳新了。尽管如此,相较于大城市来说,除了传统的农产品外,小城的物质资源还是极为匮乏的,文化娱乐生活也没有多少选项————电视是大家精神调剂的主选:80年代中期,最流行的几部电视连续剧似乎以日本、朝鲜居多,比如《血疑》、《爱的激流》和《无名英雄》,尤其《无名英雄》里俞林和顺姬的形象,连同金刚山那怒放的金达莱花,一直感动着童年的我,甚至差点影响到了我后来的职业取向。这是后话。

      我还依稀记得,有些从省城杭州放假归来的青年学生,一副当时最为时髦的打扮——刻意保留着进口商标的蛤蟆镜,上身花衬衫,下身是大敞口的喇叭裤,骑着风行全国的“飞鸽”自行车,右手提着一个大录音机,播着当时最时髦的流行音乐招摇过市,无非是邓丽君、侯德健、罗大佑等港台歌手的曲子。我就是在那时候迷上了流行音乐,有别于刚劲有力的革命歌曲的腔调与声线是足以蛊惑当时的小孩子的,而最能引发我听歌兴趣的恐怕就是侯德健和罗大佑了。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3 14: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7# harbourhu


    他恋恋不舍地收起视线,三步一回头地小步快跑钻进了小车。

吃饭去咯,一会儿回来再仔细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3 16: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harbour兄写景也挺有一套呢,身临其境,都能闻到雨腥味儿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21: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rbourhu 于 2010-7-14 14:59 编辑

回复 155# Emily8111


西班牙人素质很高的,很文明的,天朝政府很腐败的,天朝的人没有人权的,所以想出国——这是我回国听得最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9-20 10:35 , Processed in 0.01283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